农历三月,正值小山笋采收旺季,走进操场乡桂村村小山笋烘干厂,一派井然有序的忙碌景象。村民将自家剥壳清洗后的小山笋装篓称重,再由工人们将小山笋进行加工,蒸煮、脱水、摆盘、烘干,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的进行。经过加工后的小山笋脱去水分,有效的延长了保质期,再进行包装后,一方面运往上高、万载等周边市县进行售卖,另一方面通过快递方式发至上海、浙江等地的餐饮店。
桂村村四面环山,自然禀赋优良,山笋资源丰富。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六个江西”发展目标,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操场乡桂村村因地制宜,找准路子,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小山笋加工产业,不断强化自身“造血”功能,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我们村的村民到了春天都会上山拔笋,桂村村较为偏远,新鲜的小山笋保质期又短,苦于难销售,往年大家经常是看着山上遍地的笋长成竹子。考虑到这种情况,我们村里从去年开始谋划建设小山笋烘干厂,村民拔笋后直接卖给我们,我们再进行烘干、包装、销售。现在村民拔笋的热情很高涨,干活快的一天就可以收入100元。新鲜山笋每斤2元,干笋每斤40多元,刨去人工、电费等,一斤干笋的纯利润不低于20元。”桂村村党总支书记刘春根说到。
桂村村现有竹林10000余亩,平均每天有30余名村民上山采收鲜笋,日产量千余斤。小山笋烘干厂既解决了群众就近就业的问题,又拓宽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据悉,今年预计将产小山笋3万斤,产值10万元左右,将带动10户脱贫户、50余名村民增收3万元以上。
下一步,操场乡将依托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以农业产业为着力点,延伸农产品初加工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