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见闻)“80后”夫妻携手修文物:让文物有尊严传承延续
中新社武汉2月2日电 题:“80后”夫妻携手修文物:让文物有尊严传承延续
中新社记者 梁婷
赵晓龙是湖北省博物馆的一名文物修复师,妻子张晓珑则是一名文物保护检测师。两人不仅同龄、同名,更因修复文物而结缘相知。十余年来,夫妻俩携手修复文物,让原本“沉睡”库房的文物流放光彩,延续传承。
记者近日走进赵晓龙的工作间,只见30余平方米的房间内,摆满排刷等各式修复工具,数幅尚在修复中的字画依次排列挂靠墙边。赵晓龙手握马蹄刀和画笔,与妻子两人埋头于工作台前,共同修复着古字画。
“这是清代画家黄慎的《接福图》。”赵晓龙介绍,这幅画修复历时近4年,完工在即,将交还库房。“以后可能难得一见了。”赵晓龙言语中尽是不舍。
一副古书画的修复流程涵盖近20个步骤。受季节等客观因素影响,修复历时漫长,为保证工作进度,修复师时常多幅作品交叉修复。“如果不是足够热爱,难以坚持。”赵晓龙坦言,修复工作磨练心性,更需投入精力潜心练技艺。
古书画修复需要修复师熟悉历史知识,不仅绘画、文字功底过硬,还需掌握化学、美学、材料等相关知识。求学期间,赵晓龙曾跟随大师专门学习过陶器修复和装裱技艺。2010年进入湖北省博物馆工作后,赵晓龙被古代漆木器修复专家熊昌伟收为弟子,随后参与了文物现场保护以及壁画揭取复原。两年后,一直苦寻传承人的湖北古书画修复大师付明华注意到赵晓龙,将其收入门下。
“我珍惜每一次和它们(古书画)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在赵晓龙看来,修复是在和文物“对话”,总能有“好玩的发现”。他举例说,比如,观察古书画上留下的印章、题字,可以了解作者当时创作心境,通过观察历代修复师留下的痕迹,“脑补”推测出他们当年的工作状态、性格特点、身材体型特征等,这让他乐在其中。
修复前,对文物来一次“全身体检”必不可少,这便是妻子张晓珑的专长。作为一名“文物医生”,她通过操控专业器械,完成纸制品检测和材料分析,如纸张成分、年代、产地,判定文物受损类型,是霉变、还是虫蛀致损等,为修复师精准制定方案提供参考。
整个修复过程都离不开“文物医生”。张晓珑介绍,例如修复中补配材料,通过检测文物材料成分,以便修复师找到与原作风格相协调的材料补配,提高修复效率。夫妻两人传统手艺与现代科技配合,让一幅幅破损的古字画恢复昔日风采。
湖北省博物馆现藏书画作品近万件,其中一级品达114件。三期新馆专门设置书画精品展,展示馆藏书画珍秘。如今,张晓珑的工作重点之一是做好文物预防性保护,即在文物还未损坏时,借助科技手段改善文物存放环境。她介绍,不同文物对温度、湿度、光照等要求不尽相同。如丝绸和彩绘漆木器对光照敏感、青铜器要求湿度低于45%,否则易发生腐蚀、锈蚀或化学反应。“针对不同文物特性,不少展柜中增设了传感器。”张晓珑介绍,通过后台屏幕,实时获取文物存放环境参数,并适时调整。
“文物也有尊严,修复师的意义就是让它们更有尊严地延续下去,长远流传。”赵晓龙说,随着考古节目宣传普及、科技手段加持,不少文物“出圈吸粉”。正是一代代文物修复师的传承与坚守,让后世人得以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他表示,将与妻子坚定携手向前,“希望更多文物能体面地呈现在展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