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话题应该算是老生常谈了,以前就有过多次相关讨论。
当我们在谈论一座城的房价涨到1.5万的时候,实际上,这个1.5万是房屋均价,而真实的市场里面,房价分布是有梯度的,这就意味着,如果平均房价能够达到1.5万,那么城市核心区的单价很有可能超过2万,边缘区域的也在1万元左右,最终高低平衡,才算出的平均值。
贵阳是贵州唯一的二线城市,未来的强省会发展趋势也是必然的,看看现在隔壁的四川成都的,成都的“一家独大”不仅带动了成都周边四川其他市县,更重要的是,让四川的天府新区也炙手可热,甚至价值外溢到了眉山的视高板块,因为只有一个强大、饱满到价值外溢的省会城市,才有实力吸引全省外出的人口回流,也才有能力滋润和辐射周边板块,其实,对于大多数西部省份而言,只有两条路:
要么就富省会,穷省份,集中布局,好钢用在刀刃上。
要么就穷省会,穷省份,平均主义,资源得不到高效利用。
几乎没有其他的路径可选。
而成都模式,对于西部地区人才、资源都相对有限的省份而言,无疑是比济南模式更精明的路径。
话又说回来,按照未来贵州强省会的发展趋势下去,贵阳的房价,早晚有一天能够到达1.5万的,对于这一点我们十分坚信,至于什么时候到达这个目标,有可能快,也有可能慢,这和很多因素有关,比如宏观货币宽松环境、微观的城市教育、医疗等配套、甚至是居民收入的增长,都不无关系。
从市场层面上看,贵阳的房价,要想5年内,进一步往上涨到1.5万的均价,至少和下面两个要素密不可分:
1、二手房价的成交量、价
如果说新房的房企定价,是一座城市地块含金量的高光时刻,那么二手房成交价,就是一座城市地块价值的底色,二手房没有新房的品牌、开盘溢价,往往都是经过市场充分竞争后的行情价格,随行就市,每一次二手房成交,都是对城市房价的再确认、再认可,二手房价,是一个相对公允的、没有太大泡沫的市场价格。
因此, 衡量一座城市房价高低,除了看新开盘的开盘价,二手房价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二手房价可以说是作为城市房价的托底存在,只要二手房价筑底牢固,那么城市房价的 扛跌能力就会很可观,哪怕遇到楼市下行,跌也跌不到哪里去。
作为贵阳而言,拥有很多超大楼盘,比如老城区的花果园、观山湖的世纪城、新世界等,这些大型楼盘,提供出来的大量二手房源,在二手房成交市场上,是占有不小权重的,只要这些楼盘的二手房价卖得上去,那么贵阳的二手房价就不愁下跌。
当然,给这些超大楼盘、房源供应量显著的小区,搞好城市公共建设和服务,比如规划修建地铁站、增加公共投入等,都是很立竿见影的。
2、稀缺资源配套的引进,比如学区、医疗、顶级商业等
买城市里的房产,很大程度上,就是在买配套,买城市房产绑定的各项公共服务和资源。
优质的教育学区、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品质上乘的商业商圈等、环境舒适的山水景观等,都是各个城市相对稀缺的资源,资源规格越是顶级,就越稀缺。
城市之所以分一二线、三四五六线这些层次,其实本质上还是一种梯度划分,一二线城市的优质资产,优质就是优质在配套资源。
对于贵阳而言,虽然处在二线城市中较弱的序列,但是只要未来能够加强各方面配套资源的引进和夯实,例如近年来的一些顶配的教育资源(北师大、华东师大附校)等,都是不错的路径,先不论学区房或者非学区房,至少,在这些资源临近的小区,资源的可接近率,就高出其他小区不少,其房价自然也会出类拔萃,比如医院,住在大型三甲医院附近的居民,看病甚至是老人夜间抢救,都要比住在边远郊区的人更方便、更及时一些。
所以,如果能够在教育、医疗这些刚需资源上提质升级,多引进一些高水平、高规格的资源,那么从资源配套周边的小区房价上涨开始,也能逐步带动整座城市服务水平的提升,房价的含金量也就更高,那么离均价1.5万,也就不远了。
不要谈什么年轻人不希望房价上涨、压力过大之类的论调,就我了解到的,身边在城市里面勤劳打拼、定居下来的年轻人,几乎没有谁不希望自家的房产增值的,房产增值后,才不会有家庭资产缩水的错觉,也才敢花钱消费带动经济内循环。
而那些希望房价下跌甚至更低一些的人,往往是一座城市里面的“客”更多一些,这些“客”并非常年居住在城市的“主”,他们中的一部分,或许能够通过努力在城市买房置业定居下来(定居后往往又希望自己的城市房价上涨),另一部分也许就像浮萍一样,在这个城市兜兜转转,不如意、不稳定,又到那个城市兜兜转转,最终漂泊一事无成,还是回农村老家,或者干脆躺平,成为城市里面的无业游民,天天盼着房价下降,唯恐天下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