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风波始末你看完了吗?中间的层层关系,你真的了解吗?为什么一会是司马南,一会是白岩松,一会是项立刚,一会又是张捷,他们分别又是在为谁站队?网络上总结的,“满门忠烈柳传志,冰清玉洁潘金莲”、“穷庙富方丈”,这些话到底有没有道理?所谓的国有资产流失,事情的起因又是什么?今天,热醒市民将为你梳理,整一个联想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前没看完的不要紧,重要的是,把“支持司马南”这五个字,打在评论区上。新进来的朋友们,不求关注,只求长按点赞,分享给更多人看到这个视频。
司马南
一、联想事件的起因和主体
2021年11月7日,司马南首次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关于联想涉及国有资产流失的内容,正是这一条视频,引起了我们对联想的注意,在这里,我先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觉得联想是一家做什么的公司?做电脑吗?那你有没有用过联想的手机?如果说是做手机,那他为什么跑去搞P2P,也就是联想旗下的翼龙贷,如果说他是专门搞这些小额贷款的金融平台吧,他又涉及房地产,8万平方米的“国拨地”,原本给到联想,是用于建设科技园的,联想却做了房地产开发,建设高档写字楼,租给外国企业。联想成长的数十年,本应该是改革开放的标杆企业,殊不知背后的故事,却是一个大瓜接着一个大瓜,怎么吃都吃不完。
联想控股
我们先来理一下,这件事牵涉的主要角色都有谁,联想和中科院是事件的主体,但是这一件事,是司马南通过社交平台转告我们,我们才得知并意识到,联想有可能涉及国有资产流失。
中科院
通过司马南的转告,我们得知,联想在2009年改制的时候,中科院出让百分之29联想控股股权的时候,成交价是27.55亿元,有数有据看起来挺合理,但是根据当时联想的净资产来算,真的只能卖27.55亿元吗?不能卖得更多吗?根据联想控股,在2008年的净资产139.49亿元来算,百分之29应该是40.45亿元,价值40.45亿元的东西,为什么只卖了27.55亿元?中间差了12.9亿元,那这属不属于贱卖国有资产呢?是不是造成了12.9亿元的国有资产流失呢?别说是以亿为单位了,就算是40.45块钱的东西,卖了27.55块,我们也会觉得不值得。退一万步来说,如果真是27.55亿元这么便宜的价格的话,应该有很多大财团抢着买才对,为什么最后,只有泛海集团符合标准呢?这中间会不会有什么猫腻呢?
泛海集团董事长卢志强先生
这里和你们解释一下这个买卖,假如我有一辆汽车,我想把它以一分钱的价格卖出去,那肯定会有很多人抢着要,但是我对客户有要求,有一个标准,第一、要是男的,第二、是1990年出生的,第三、身高超过两米的,第四、左脸有颗痣的,本来很多人都能买得起我的汽车,但是我的标准这么一设定,基本就锁定了一个人了。那么换到联想事件来说,会不会当初也有这么一个标准,导致了,只有泛海集团符合标准?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有不懂的地方,咱们得问。
柳传志先生和卢志强先生
以前网上不少人会说,柳传志是联想的创始人,这个说法不正确吧,中科院才是联想真正的创始人,如果没有中科院的支持,一家不把技术放在首位的公司,怎么可能做大做强?这个时候你也许会说,人家联想这么大的企业没有技术,难道你有?这个问题,我不会回答你,让现任融创中国董事长的孙宏斌来回答。
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
搬运工,只是一个搬运工,把零件组装起来卖出去,仅此而已,相比起华为来说,我只想说不够格。不黑不吹,华为可以称得上是爱国企业,而联想却有待考究,如果您同意这个观点,可以在评论区打上“同意”两个字,如果您不同意,可以看完视频再给出答案。
华为和联想
11月7日之后,这场声势浩大的联想事件,正式被抹开尘封的灰尘,重见天日,看起来是司马南怒怼联想,但事实上,司马南只是把众多学者心中的疑问,重新总结说出来而已,代表着的不是司马南个人,而是众多网友的质疑,只希望联想能够对这些问题,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而已。然而这个问题还没有得到联想的回复,司马南又代表大众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
柳传志
二、穷庙富方丈
前段时间,恒大1.9万亿的高额负债,已经闹得沸沸扬扬了,但是令我们没有想到的是,类似的事件,竟然在联想的身上,找到相同的影子,还是在11月7日,司马南再次在社交平台发声,联想集团的资产负债率,竟然高达百分之90.5,要知道恒大的资产负债率才百分之82.02啊,恒大已经暴雷了,司马南直言,联想也并不是没有暴雷的可能。
联想负债率
这里用通俗一点的话,和你们说一下这个资产负债率的问题,意思就是说,我们本来有100块钱,但是我们向外界借了90块钱,那我们的负债率就是百分之90。与联想不同的是,恒大是做房地产的,人家在外面还有一大堆的地皮呢,你联想有什么呢?当然了,我这里不是帮恒大洗白,只是简单做一个对比,恒大的事,有兴趣的话扣“1”, 我们另外找时间说。
恒大董事长许家印
说回到国有资产12.9亿元流失的问题,这个问题大吗?大,但也不大,为什么说不大呢?相比联想其他的一些事情来说,这只是九牛一毛,联想高管的天价年薪,这是一个重要的雷,但是这个雷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似乎背后有一个无形的大手,早早就安排好了一切,为今天的天价年薪布好了局。这一切都还要追溯到2009年,联想改制的时候。本来的联想是国有全资,经过一系列的改啊改,然后中科院以27.55亿元的价格,把百分之29的股权卖给泛海集团之后,中科院目前只有百分之29.05的联想控股股权,不到百分之三十,没有话语权,更没有控制权,对联想高管的天价年薪说不上话。
柳传志
分析完这一切,事情似乎就变得微妙起来,联想高额的负债,但是却给高管们开如此高的年薪,司马南也举例子说了,说句不好听的,万一某天东窗事发,高官们始终是拿工资办事的啊,他们可不会对后果负责,享受了那么些年的天价年薪,一旦东窗事发,还不是拍拍屁股走人?东家不打打西家,那么剩下来的债务该谁负责呢?反正肯定不会是高管们。所以网友们总结出来一句话,“穷庙富方丈”,对这个结论,你怎么看。那么联想本来是百分百的国有全资,又是怎么一步步演变成连控制权都没有的呢?咱们接着聊。
高管杨元庆
三、联想股权的演变
联想成立于1984年,当时是由中科院牵头,全资建设的一家,信息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这个时候百分百的股权都是在中科院手里,但是创始团队,也就是以柳传志为首的团队占有百分之35的分红股权,只是分红股,没有话语权。2009年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中科院竟然会同意,把百分之29的股权出售给泛海集团,这中间的原因,司马南先生并没有明着说,但是我们大约也能看出点端倪来。2010年柳传志和曾茂朝等人,成立了“联持志同”,以其为“执行事务合伙人”,成立了14家联持会,然后再以14家联持会为主体,成立了“联持志远”,以“联持志远”合并吸收了百分之35的股权,到这个时候,这百分之35的分红股权,就演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股权了。不得不说,这实在是高手啊,失敬失敬。100减去29,再减去35,这个时候中科院手里只剩下百分之36的股权了。
曾茂朝先生
故事来到了2011年,泛海集团以协议的方式,给柳传志和朱立南等人,转让了百分之9.6的股权,礼尚往来,你给我拿点,我就给你拿点,随后“联想志远”给泛海集团,转让了百分之9.5股权,到了2012年,泛海集团再次以协议的方式,给联想控股持股平台,转让百分之8.9的股权,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股权结构再次发生变化,此时的中科院持股百分之36,泛海集团持股百分之21.5,联想控股管理层持股百分之42.5,好像这个时候,管理层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持股比例比中科院持股还要多,难道股权变更就这么结束了吗?并没有,中科院持股百分之36,还是名义上的第一大股东啊,还是超过股权的三分之一啊,还是拥有一票否决权啊,还有绝对的话语权啊,某些人怎么可能会停手呢?但是手段已经使得差不多了,总不能还让中科院出售手里的股份吧,不行,这个路子走不通,但是树挪死人挪活,办法总比困难多,所以在2014年,联想控股改为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时机一到,马上在香港上市,上市之后,三个角色的股权都得被稀释,中科院的股权,也就一下子被稀释到了百分之29.5了,表面上还是第一大股东,但是此时的中科院,已经没有超过三分之一的股权了,已经没有绝对的话语权了。此后,咱们的教父、泰山北斗柳传志,开始叱咤风云、翻云覆海了。成功上岸后,随口而出的鸡汤文、成功学,也就是信手拈来了,什么20万资金的创业史,小工作室变身企业龙头的神话,一下子也就出来了。但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纸也永远包不住火,终有一天必将图穷匕首见、水落石出、真相大白。那么柳传志口中的创业史是真的吗?巨大的联想集团,一开始真的只有20万的启动资金,和20平米的地方吗?司马南口中的八万平方米“国拨地”和3000万美元,又是怎么回事?难道这些东西都见不了光?联想事件风起江湖之后,项立刚、张捷、倪光南和白岩松,等各路大神纷纷跳角色,到底谁是狼人,谁是平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