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满族传统“老集”里寻“年味儿”的年轻人

  (新春走基层)吉林满族传统“老集”里寻“年味儿”的年轻人

  中新网吉林1月29日电 (记者 石洪宇)农历腊月二十八的清晨,31岁的鱼贩高峰和妻子为即将开市的大集做准备。高峰负责支起摊位,并调整好用来直播的手机,妻子一旁拾掇货物,为生意预热。

  这对夫妻都是吉林省吉林市乌拉街满族镇人,从小在这里长大。“年前大集人很多,鱼不愁卖。”集市上,高峰负责卖鱼,妻子则负责直播。一场大集下来,卖几百斤鱼是很轻松的事。

  高峰对乌拉街年货大集满是回忆。“小时候爸妈就常带我来,他们还说过年都要吃鱼,意味着明年有‘余份儿’,是好的寓意。”

  乌拉街镇副镇长付双介绍,当地盛产大蒜、毛葱、小米等,但近些年以玻璃叶饼等为代表的满族吃食最负盛名,许多年轻人在这里寻找“年味儿”,“其实也是寻找小时候过年的感觉。”

吉林满族传统“老集”里寻“年味儿”的年轻人

满族美食玻璃叶饼 石洪宇 摄

  吉林市乌拉街镇是满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镇里完整地保留了满族的民风民俗。年货大集最早可追溯至明朝,到清代乾隆年间,乌拉街镇商业繁荣,当年挂红幌的商号就达70多家,手工业者和小商贩发展至200多户。

  记者注意到,在大集显著位置有一排蒸锅摊位。蒸屉里的玻璃叶饼散发出香甜的气味。

  “粘豆包和玻璃叶饼都来一些,分成五份。”从长春驱车赶来的“95后”郭永强专门来赶集。“我读初中时,全家从镇里搬走,但我每年都来赶老家的大集。”

  郭永强要买些大集上的土特产带给家人,还要送给大学同窗。仅粘豆包,他就买了10公斤。

吉林满族传统“老集”里寻“年味儿”的年轻人

商贩在大集上售卖冻柿子 石洪宇 摄

  29岁的关闯也是乌拉街镇人,在湖南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受疫情影响已两年未回家。为了今年春节,他提前二十多天到家,还特意在大集补办一些年货。

  关闯买了当地特产的干菜。“回去上班我可以分给同事,我觉得大集上买的东西味道才正宗。”

  年货大集叫卖声延绵不绝,商贩们准备的数千斤冻柿子和冻梨销售大半。“今年的冻梨是我家自己冻的,成色特别好。”71岁的孙荣笑着给年轻客人称重。

  吉林市政协文史研究员皮福生说,乌拉街大集已有数百年历史,影响一代又一代年轻人。“这是延续乌拉街传统文化的方式,集市在未来也会继续红火下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63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1-30 10:10:30
下一篇 2022-01-30 10:10:33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