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养儿能防老”,可是如今生活中却流传着这样一句让人很心酸的话:“养小不养老。”
这句话虽说听起来让人心里很难受,但却又不得不承认,很多人的确如此。我们大多数人都可以做到为儿女全身心去付出,但却做不到细致入微地为老人着想。
现在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更多场景是:
子女们成家之后,大多都是逢年过节回家探望一下父母,平时偶尔给父母打一两个电话。
工作太忙顾不上老人的,会选择把年迈的父母送进养老院,周末再抽空去看望。
还有很多老人和子女分隔两地,有的甚至离父母更远,在国外安了家,几年都难得团聚一次。
但不管子女成家后是否有时间照顾自己,大多数老人还是喜欢在自己家里养老,毕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生活,才会感到更舒坦。
可是很多时候有些事情又让人很无奈,老人在年迈时离不开子女的亲情温暖,而身体上的一些不适,又需要专业的人员来护理。
就拿我们小区的两位老人来举例:
陈大爷今年80岁,因为他患有严重的类风湿,腿脚不便,再加上多年的糖尿病,生活上难以自理。
即便如此,陈大爷的儿女也不舍得把父亲送到养老院,因为平时工作都忙,他们就花钱请了一个保姆来照顾父亲。
陈大爷自己也不愿去养老院,他说虽然自己腿脚不便,但有保姆照顾一日三餐,而且每天都可以在小区里到处转转,和熟悉的邻居们一起唠唠嗑。如果去了养老院,他肯定会闷坏的。
李大妈今年68岁,她和陈大爷的想法却是截然不同的,她说等到自己70多岁感到力不从心时,她会优先考虑去养老院。
因为她不喜欢和子女住在一起,两代人之间难免会有隔阂,而且儿女都有自己的事业要忙,哪有那么多时间陪伴老人。去养老院和一帮老人在一起,有共同的话题来聊,也不至于太孤单。
两位老人两种不同的打算,和他们自身的性格和认知上有很大的关系。
有的老人性格内向,会认为自己老了没用了,才会被送到养老院等死,而有的老人性格开朗,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反倒觉得在养老院可以认识到更多志趣相投的好朋友。
那么,居家养老和养老机构养老,哪一个更适合老年人?看好利弊心中有数。
01
居家养老的利与弊。
据广州某区调查的有关数据表明,即便是没有完全自理能力的老年人中,也有96%以上的老人希望能居家养老。
因为居家养老,老人可以生活在浓厚的家庭氛围中,又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里,周边又都是相识多年的老邻居,对老人的身心都有好处。
而且老人在家里还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帮着儿女带带孩子,帮着收拾下简单的家务等等,这样也不会让老人觉得自己没用,心里总是有一种失落感。
所以,居家养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老人得到自我意识和生存价值的体现。
当然,居家养老也有很多难以解决的缺陷。
比如说,子女给老人请保姆照顾,如果不是居家保姆,就不可能对老人做到100%的照顾,万一老人突发疾病,后果难以想象。
另外,居家养老还增加了家庭护理上的负担,作为子女当然是希望父母得到好的照顾,可是因为年轻人工作太忙,往往他们也是有心无力。
再加上护理老人,也的确是个不小的难题,所以,想把自己的工作和照顾老人二者兼顾也确实难做到。
02
养老院的利与弊。
对于老年人来说,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可是现在很多老人和子女都没有住在一起,一旦老人一个人在家发生了意外,家人和邻居没有发现,就很容易造成悲剧。
而对于老人的安全性来说,养老院是可以做到这一点保障的,因为养老院里有24小时看护,还有专业的人员护理,一旦老人突发疾病也可以及时得到相应的救治。
其实每个父母年老有病时,都不希望因为自己拖累了儿女,而养老院在护理老人这方面是具有很大的优势的,老人在养老院里能得到专人护理,也就大大减轻了子女们的压力。
但是在养老院养老,也有不足的地方。
因为养老院一般都是封闭式的,而且一般养老院都会建在远离市中心偏远的地方,这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常年待在一处,接触的人也有局限,就会造成老年人心理上的孤独感和封闭感,对老人的身心健康也是有影响的。
而且常年住在养老院里,也容易造成老人与子女和亲戚朋友间情感上的缺失。
03
其实,不管是居家养老还是去养老机构养老,当父母步入老年时,做子女的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
我们常说,老人老了就像个老小孩,所以平时我们要多关注父母的情绪波动,再忙也要抽时间定期去陪父母聊天交流。
为了避免父母在认知能力方面的退化,以及心理上的忧郁情绪,我们还要多鼓励父母积极参加一些适合他们的社交活动。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每年带着父母去医院体检一次,发现身体有恙及时治疗,以维护和延长父母的健康周期。
当然,关于养老问题,我们还是要尊重老人的意愿,看看他们心里最真实的想法是什么,争取为父母提供一个高质量,有尊严的老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