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南洞庭湖区的大白鹭。 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摄
将石塔建在大湖中,并不多见。从湖南沅江市区出发,在风光秀美的南洞庭湖上向东行船,30多公里后,镇江塔出现在白茫茫的湖面上。长年风吹雨打,塔身呈现青褐色,没有叮叮作响的风铃和飘扬的旗幡,显出几分过眼云烟的沧桑、几分与世无争的沉静。它四面环水,距离最近的湖洲也有两三里。游客只能将船停靠在塔前台阶边,一次两三人,分批登临。
据《沅江县志》记载,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十一月,镇江塔破土动工,两年后建成。它坐北朝南,基座用花岗岩石块垒成,上部全用青砖砌就,外观八方八角七级,高度超过24米,占地50多平方米。建塔时,地基还是高高的湖洲,背靠湘江和资水合流处的堤岸,能够俯瞰整个南洞庭湖,远眺北面的东洞庭湖,初衷是以塔镇江,守护垸围。由于湘资沅澧四水带到洞庭湖的泥沙一年年加厚,致使大区域水位日益抬高,淹没了这片湖洲,使塔耸立波浪之中,成就了这特殊的景观。
把船靠近,才发现湖水已经淹没了塔的第一层。许多年前,人们趁枯水季节,从山区运来花岗岩条石,将第一层填实并封闭起来,与塔基形成整体,确保上面几层坚固挺拔,风雨无撼。当年的建塔者把“镇江塔”三字镌刻在第二层西南门楣上,真是有先见之明。年年水涨水退,始终都在第一层之间起伏。今天,我们站在塔前,抬头欣赏这斑驳的魏碑体字迹,感叹前人的聪慧真是超乎想象。
走进塔里,攀援木梯而上,只有第四层和第七层有歇脚平台。第七层的平台仅晒谷的竹垫那么大,留了一尺五见方的口子,供人上下。游客来到这里,倚门望去,湖上风光尽收眼底。既可看到近处奔涌的波涛,也能清点大大小小的渔岛水寨,还能眺望雾霭中遥远的地平线。不管水涨水枯,这座塔都是南洞庭水图的精准坐标,让来往船只有了醒目的航向。哪怕洪水滔天,它挺立中流,纹丝不动。
这片水域是水鸟云集的家园,四周有万亩芦苇荡,为数百种野禽提供舒适的湿地环境。秋冬季,天鹅、白鹭、大雁、中华秋沙鸭长途跋涉而来,在这个中转站的飞檐上歇脚,继而振翅高飞,奔赴南方。蝙蝠长年栖居在石墙上,一到夜晚,它们蹿出石窗石门,振翅飞往芦苇荡,追赶飞虫。石板地上留下它们干燥酥软的粪便,日积月累有五六寸厚。我们用脚尖翻动,仿佛翻阅原生态的故事。塔基上留有水渍的痕迹,一线一线无数层,是洪水留下的标记。傍晚,夕阳挂在西面的门洞里,而东边的月亮卡在窗口,湖面金波银粼重叠闪烁,这时候的石塔恰似一枚长针,编织出别处难以复制的锦绣。
在第二层门边,并没有雕刻的楹联,或许设计者就是要让它素面朝天,保持最本真的湖乡样子。左边有一小块水泥板,长方形,刻着“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字样;右边的水泥板上刻着“远揖七十二峰之岳色,近临八百余里之湖波”的铭文,连同中间的“镇江塔”三字,就是它全部的文字表述。我不禁感慨,湖中塔,虽然孤单沉寂,却挺立湖中,大风大浪,毫不畏惧,自有一股傲然天下、敢为人先的气势。
阳光披在肩头,湖风梳理鬓角,水花打湿裤管,这时的来访者,人人与塔融为了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