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日本学术振兴会共同主办的“中日共同应对老龄化社会:路径与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教授在会上做了题为“中日应对人口老龄化策略比较——兼论养老保障体系的中国方案”的主旨发言。
郑秉文教授首先运用世界银行数据,对中日人口发展趋势做了比较,指出 2020 年之后中国人口开始负增长,到 2060 年人口负增长率将超过日本,计划生育对人口增长的负效应显现。日本为应对人口老龄化,1995 年颁布《高龄社会对策法》,建立了老龄社会政策委员会,由内阁总理任委员会主席,综合协调各部门制定高龄社会对策;出台政策鼓励工作到65 岁,并为老年人提供就业和工作机会;建立测算期为 100 年的精算报告制度,促进国民年金体系持续运行,支持老年人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收入保障;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高服务质量。
中国于 1999 年 10 月成立全国老龄委,由国务院副总理或国务委员担当主任,属于国家级委员会,30 多个部委参与;2005 年设立常设机构—全国老龄办,主任是民政部部长,负责协调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高度重视养老事业,2013 年以来是发布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养老服务业发文的最密集时期。面对人口老龄化,需要采取积极应对的态度,由政府主导,市场和社会发挥重要作用。市场作用包括解决资金来源和服务提供,包括养老金三大支出投资体制不断完善,鼓励民进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等。
在养老保障方面,中国已建立起多层次混合型养老保障制度。主权养老基金于 2000 年成立,目前已有 2.2 万亿基金;第一层次已覆盖 9 亿多,法定人口还有八、九千万未加入;第二层次企业年金和第三层次个人商业养老金也在发展;2016 年又启动了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在医疗保障方面,已经建成多层次医疗健康体系,构筑起健康中国总体框架。第一层次由国家举办的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延伸出大病保险、职工大病保险、公务员医疗补充;第二层次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企业团险;第三层次包括个人税优商业健康险和没有税优支持的健康险。
通过中日比较看到,日本在 2017 年新生婴儿减少至 100 万,比世界银行(2017 版)的数据更严峻,已经进入到人口转型第五阶段,而中国正处于人口转变第四个阶段的后期。在应对老龄化上,中国政府要重视对老龄化挑战的宣传,形成更多社会共识,在制度上不断完善,并在实施步骤上出具时间表路线图。
此次国际研讨会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 40 周年的一项重要纪念活动,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日本驻华大使馆经济部公使饭田博文、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刘玉宏、日本学术振兴会北京代表处所长广田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日本厚生省劳动省、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东京大学、中央大学、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民政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日本经济学会、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等政府部门、大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中国养老护理第一线的经营管理者、媒体代表等共计 100 余人出席参会。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