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开放联动高水平,在一体化发展上‘当先锋、做高地’,奋力打造活力足的‘白菜心’”“抢抓一体化这个战略机遇,在全面融入长三角上一马当先”……
慈湖高新区双创基地
刚刚闭幕不久的安徽马鞍山市“两会”,将加强开放联动、加速一体化发展列为马鞍山2022年和今后五年的重点工作之一。作为八百里皖江最前沿、距离沪苏浙最近的国家级高新区,马鞍山慈湖高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借助“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先机,马鞍山慈湖高新区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机遇,坚持等高对接沪苏浙,全面融入长三角,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与合肥都市圈,在思想观念、基础设施、招商引资、科技创新、联防联治等方面,紧扣发展一盘棋意识、融通一体化形势,做好、做足、做活一系列“接”字文章,与长三角共绘经济发展“同心圆”。
思想对标高位推动 深度融入勇向前
长三角党建联盟会议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慈湖高新区在与长三角共绘经济发展“同心圆”的课题上,坚持高位起步设计,高标杆拉好推动融入框架,首先在思想观念上与南京都市圈和长三角地区主动对标“对接”。
2021年,结合重点工作任务,高新区出台了《慈湖高新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班工作方案》,进一步压实专班任务到部门,制定《慈湖高新区加快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2021年度工作计划》,包括区域协调发展、产业协同发展、科技创新联动、生态环境共治和基础设施联通等5个方面,共计26项工作任务。总结梳理分析,报送了34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报》,学习长三角先进园区工作经验,谋划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作思路。
认真落实宁马两市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精神,高新区积极加强与南京的交流互访,深化务实合作。主要负责同志带队,主动加强与南京江宁滨江开发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与滨江开发区建立互访机制,双方召开上半年宁马一体化工作推进会,交流一体化发展情况、“点对点”跨省通办等经验。2021年,高新区先后选派4名人员赴无锡高新区、滨江开发区跟班学习。2021年11月5日,江宁区江宁街道政务中心与高新区签署“跨省通办”合作协议,梳理首批“跨省通办”事项清单共17 项。2021年11月12日,高新区与杭州青山湖科技城签署《推进跨界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共建框架协议》,形成了更为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
马鞍山慈湖高新区与杭州青山湖科技城签署《推进跨界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共建框架协议》
利用“新时代学习大讲堂”,高新区邀请南京专家学者前来开展专题讲座,努力提高园区全体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高新区广大党员干部主动自我加压、拉高标杆,不仅在发展理念、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上与长三角并轨、接轨,更把观念更新体现在平时工作中,落实到具体行动上。眼下,高新区广大党员干部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气神,努力再创一体化发展的新高地。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深度融入畅无阻
S105省道现场施工图
2021年9月18日,S105(联合西路-犁尖湾)改建工程竣工仪式在慈湖高新区举行。S105改建工程的竣工,对加快融入南京都市圈、提速宁马同城化、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12月28日,宁马高速“四改八”改扩建项目先行施工段竣工通车,标志着项目全线竣工跨出重要一步,对马鞍山市加快融入南京都市圈、提速宁马“同城化”意义非凡。
2021年,为满足两地公交的需求与两类乘客的需求,高新区界牌枢纽公交站项目纳入了2021年全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四合一”计划,由高新区牵头建设。项目建成后,将作为公交 125 路的终点站,同时积极将南京东山公交 867 路、 985 路和 707 路引入该公交枢纽站,进一步推进毗邻公交线路优化发展,加强区域沟通衔接和有效融合,为群众提供便捷出行保障,助力马鞍山加速融入长三角、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
G205国道(慈湖段)沿线整治后
2021年,备受关注的宁马城际铁路建设如火如荼,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中的“都市圈通勤交通网重点工程”,宁马城铁在马鞍山市境内的第一站便位于慈湖高新区……
公路、公交、铁路,在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一个“互联互通”的路网正在“编织”中。
经济发展,交通是“先行官”。近年来,慈湖高新区在公路、水路、场站建设等方面力促和南京实现“无缝对接”,大力推进宁马两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下一步,高新区将继续积极对标南京和长三角,全力做好宁马城际铁路、宁马高速“四改八”等宁马融合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征迁及后续工作,加快实现区域交通一体化。
把握机遇招大引强 深度融入底气足
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双创基地(马鞍山)暨东南大学校友经济产业园先导区(马鞍山)开园仪式
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园区发展是经济工作的“主战场”。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慈湖高新区紧握大好机遇,聚焦招大引强,瞄准重点区域、主导产业、龙头企业、优质项目,采取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平台招商、专业招商等多种方式,主动承接南京、杭州等地大项目的“溢出效应”,实现产业发展交相融合、错位发展。利用园区已有长三角企业牵线搭桥、推介引进,组织召开招商引资专题推介会,收集项目信息,拓展长三角区域招商渠道,推进重点项目尽快签约。在做好招大引强的同时,高新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要素保障,确保项目招得来、落地即开花、发展有盼头。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高新区围绕“3+1”主导产业,紧盯长三角区域开展精准招商活动60余批次。新签约苏州世名科技、科思高端精细化工等亿元以上项目,成功加入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双创基地(马鞍山)暨东南大学校友经济产业园先导区(马鞍山)顺利开园,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产业发展日趋协同。同时,与滨江开发区以及江宁高新区积极开展项目合作,为滨江开发区中兴通讯基地项目配套的中电产业基地首个项目中电泰日升5G结构件项目已竣工投产,并成功申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21年底产值达1.2亿元;瑞斯康达光通信和工业互联网生态产品智能制造基地项目正在加快施工建设;计划总投资20亿元用地约200亩的科思年产10万吨高端精细化工项目签约落户慈湖高新区。2021年1至10月份,累计签约长三角地区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1个,长三角地区项目占比约84%,总投资额达104.6亿元,其中7个项目投资方来自南京地区,占比达33.3%。
科技创新协同发力 深度融入动力强
安徽工业大学中科(马鞍山)新材料科创园有限公司产学研示范基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成功揭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创新驱动,打造承接平台,充分利用南京及长三角地区高校众多的优势,高新区扎实推动与大院大所的产学研用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和双创人才的集聚。
高度重视科技人才团队招引培育工作,高新区建立和完善以市场需求为目标的用人机制和评价机制,坚持以高层次人才引领主导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2021年,园区推荐安徽共芯光子科技有限公司许明团队申报2021年省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经初审、答辩、现场协调等环节,目前已进入评审尾声。2021年申报龙马人才13名、骏马人才150余人。
皓元医药研发室
有了原始创新能力,还要学会借力发展。为此,高新区还进一步加强了与长三角地区高校院所合作对接力度。中国药科大学技术转移马鞍山分中心、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马鞍山)双创基地项目、上海皓元医药研发平台、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双基地项目已先后正式签约或入驻。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马鞍山双创基地入驻企业14家,引进高端人才团队2家。宁马科创园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入驻企业8家。2021年9月14日,长三角科技创新券政策培训暨科技资源进园区活动顺利举办,目前全区已有11家企业成功申领科技创新券330万元。2021年9月28日,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双创基地(马鞍山)暨东南大学校友经济产业园先导区(马鞍山)正式开园,为东大科技园的第一个省外异地园区。
目前,在慈湖高新区,积极推进项目建设,通过政策引导、搭建服务平台,让双方“联姻”,多层次、多渠道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实现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无缝对接,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良好格局已逐步形成。
联防联治手牵手 深度融入一家亲
湖泊塘北半岛生态林
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深入,长三角各城市发展中的合作联动更是势不可挡。为此,高新区积极构建联动机制,着力打破地方之间的执法壁垒,探索健全协作交流机制,加快推进与江宁区共同出台生态环保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妥善处理两地交界处的“散乱污”企业管理权限、整改措施等问题,依法打击两省交界地块散乱污企业,多次开展城市管理执法协作,逐步提高了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渣土车管理、城市“牛皮癣”管控、违建拆除……围绕城市管理执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高新区城管部门与南京江宁区城管部门多次开展城市管理执法协作,从改善两地交界处的市容环境入手,加强工作交流和亮点工作借鉴,逐步提高了两地交界城乡接合部的市容环境水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加强城市管理协作的同时,高新区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四整治四提升”专项行动,有序推进世行慈湖河水系整治项目,对慈湖河、天然河和湖泊塘等重点河湖水域环境进行全面整治提升,构建两省交界清水廊道;抓好沿江植树造林绿化工作,全面实施慈湖高新区约6.6公里、16.5万平方米的长江临水侧造林绿化提升行动,完成绿化210亩,组织实施湖泊塘北半岛生态林、苗圃生态林、小泉塘彩色林和天门大道、太子大道等交界地区的道路绿化提升工程,加强与南京的生态环境共建共治,积极打造皖苏省界绿色生态长廊。
港口鸟瞰图
以高新区健康小镇为依托,积极推进与南京的文旅融合,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禀赋优势,学习借鉴沪苏浙地区经验,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南库山公园、邓家山遗址公园和杨坝地区家庭农场,结合南京周边地区文化旅游产业配套,打造集文化旅游、健康休闲为一体的生态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