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地势险要,历史上兵事频仍。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先后三次途经大田,宣传革命真理。1934年5月和7月,粟裕分别担任红七军团参谋长及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参谋长,曾两次率军进入大田,开展革命宣传和军事活动,在当地播下了革命火种。
粟裕(来源:大田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粟裕指挥在东线取得重大胜利的一仗
大田县广平镇和沙县区湖源乡接壤。1934年4月中旬,中央红军七军团参谋长粟裕指挥所属部队十九师和福建独立第九团攻克永安城,全歼守敌后东进沙县。5月,红七军团十九师从明溪经梅列绕道沙县湖源,向大田、永安迂回。
“5月28日经梅列时,与沙县国民党驻军八十师二三九旅遭遇。红军歼敌一小部后,经碧口、草洋、杜水、万代,当晚在湖源宿营。”《大田文史资料》同时记载:“敌八十师经中村到筠竹驻扎,双方相距仅几华里的路程,敌我均部署决战兵力。”
29日凌晨,红军侦察部队300多人来到大田县广铭乡 (广平镇),在街上刷写革命标语,开展宣传活动。中午12时,从湖源方向传来枪声,战士们知道主力部队已经和敌军交火,急忙赶回去支援。敌军在激战中占据湖源西北角的主峰南洋崎,红军以为对方只有一个营的兵力,所以只派出五十六团攻击,其余部队待命。双方多次交锋,但由于红军所处地势不利,造成伤亡很大。在关键时刻,“十九师指挥员根据地势特点,果断派出第五十五、五十七两个团,分两路包抄敌后。”
新的战斗打响后,一线之敌误以为背后阵地失守,调转部队猛烈阻击;二线敌军则认为前线被突破,拼死进攻,结果相互混战了一个多小时。红军趁机占领了制高点发起攻击,敌军无法抵挡,遂向筠竹方向逃窜。“在仓皇逃窜中,又因山路狭窄,掉入深涧者不计其数。”
粟裕作为军团参谋长,指挥十九师发起了这场战斗,到下午6时战斗结束。“经统计,红军俘敌2000余人,缴获机枪40多挺,迫击炮3门,步枪2000多支,子弹10万多发,电台一部。敌军伤亡500多人,红军伤亡300多人。”《大田县革命老区发展史》 记述:“这一仗,是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在东线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5月31日,红七军团十九师的先头部队进驻大田县广平镇东西坑村。6月1日至2日,全师指战员进入东西坑村和大吉村,部队返回明溪。驻扎在村内的红军刷写“打倒卖国的国民党!”“国民党是豪绅、地主、资产阶级的联盟!”“打倒勾结帝国主义,出卖民族利益的国民党!”“反对国民党军阀屠杀被红军放回的俘虏兵!”等标语。
红军迂回广平和湖源两地歼敌的胜利,给大田广大群众带来了极大鼓舞,子弟兵的英勇事迹到处传颂。东西坑村和大吉村的村民,至今还把红军打“白军”比喻成“红公鸡吃白蚂蚁”。
率部进占大田
1934年7月17日,红七军团改组后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6000余人,在军团长寻淮洲和参谋长粟裕等人率领下,由红九军团掩护,从永安西洋进入大田桃源。《粟裕传》写道:“红七军团离开瑞金,经福建的长汀、连城、永安,攻克大田县城,经尤溪以东,进入闽中地区。”
北上抗日先遣队和红九军团一部,于19日抵达离大田县城15公里的小湖村,先头部队或打扮成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肩扛农具的农民模样,或打扮成挑着担子的小商贩,冒雨向大田县城进发。《大田文史资料》记载:“国民党哨兵见这伙‘老百姓’从上京方向来,便向他们打听红军的情况,即被处决并缴获其武器。”
7月21日,部队经宋京、莲花崎,直抵大田城西白岩山。此时驻守大田县城的民军林维邦部一个连,闻讯后惊恐万状,他们速派两个排,护送县府人员逃至离城25公里外的谢洋,只留下一个排的兵力守城。国民党大田县县长陈敬刚好从德化回来,见县府空无一人正在疑惑,忽闻西门枪声响起,来不及更换衣服就仓皇出逃。陈敬跑到温镇东岩崆走不动了,勤务兵背着他继续走。负责守城的营副官邱秋星带着留守的一个排弃城逃跑,他们和陈敬会合后往德化方向逃窜。
当日下午7时许,北上抗日先遣队先头部队占领大田县城。《寻淮洲传》介绍:“7月21日,红七军团先头轻而易举占领大田县城,全歼守敌一个保安排,缴获步枪十余支、无线电台一架、食盐一万余斤,接着,奉命向尤溪县城挺进。”
1934年7月26日,《红色中华》一版刊载报道:“大田被我红军一个支队于本月廿一日占领,驻大田白匪事前闻风而逃,我军缴获步枪十余支,无线电一架电影机(电话机)一架,食盐万余斤。”大田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占领的第一座县城的消息,接着在1934年8月1日的《红星》报一版见报,这则报道后来被收录进《邓小平画册》。
1934年7月26日,《红色中华》刊载红军占领大田县城(来源:大田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红军驻扎县城后,指挥部设在西门的育智小学。战士们拆除城墙的城垛,烧毁凤凰山、白岩山、霞山、禁山等处的炮楼,没收土豪劣绅的粮食和财产分发给贫苦农民。在红军的帮助下,玉田乡建立起苏维埃政府,成立了农民协会、赤卫队等群众组织。当时,大田县城连日下雨,洪水上涨,群众吃水困难,红军便在村中挖了一口水井,村民们后来称之为“红军井”。
粟裕指挥部设刘家祖祠
红军占领大田县城,“围剿”中央苏区的国民党东路军总司令蒋鼎文,调集两个旅的兵力向大田扑来,企图堵截红军北上。
7月23日,北上抗日先遣队及红九军团一部,兵分三路离开大田县城,到大田县湖美乡高才坂会合,粟裕指挥部设在刘家祖祠种德堂。24日,红军在种德堂门前召开群众大会,宣布成立高才乡苏维埃政府,组建地方武装高才赤卫队。红军号召贫苦农民团结起来,打倒土豪劣绅,清算地主老财。会后,开仓分粮,镇压了6个土豪劣绅。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攻占大田县城示意图(来源:大田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大田县均溪镇金山村村民郑玉尚,1915年出生,1934年7月在县城参加红军。原中共大田县党史办党史研究员郑晓婷撰文称,郑玉尚从小家境贫寒,当年才19岁被国民党当局“抓壮丁”。时逢大雨天,他在途中趁看守不备逃脱,躲藏到大田县城西桥边的一座庙里。北上抗日先遣队进击大田,就请郑玉尚带路攻打县城。郑玉尚从附近的店铺找来了梯子,帮助红军攻城。县城占领后,红军上街张贴和分发传单、刷写革命标语,宣传革命真理,郑玉尚毅然参加了红军。
郑玉尚在长征途中隶属于中央红军先遣部队,渡湘江时头皮被敌人子弹打破。在抗日战场,他被编入八路军第129师担任警卫连一排排长。其后,被编入晋冀鲁豫2纵4旅10团任3连连长,参加了陇海战役和邯郸战役等战斗。1947年3月,身体多次受伤、右手致残的老红军郑玉尚退伍,安置在河北省衡水地区青杨树村务农。2001年12月,郑玉尚因病去世,享年86岁……
1934年7月25日拂晓,北上抗日先遣队和红九军团离开高才坂向尤溪县进发,一路经乾头、乌层坪进入尤溪县的蒋坑,另一路进入尤溪县的街面、古迹口到达九都。高才的村民得知红军就要离开时,都赶来送别。红军走后,关于红军的歌谣也在当地群众中传唱开来,并且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