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南安金淘占石村,背靠海拔928米的金刚山,地处安(溪)南(安)永(春)交界处。叶飞故居正位于此处。这座普通的闽南传统民居,坐南朝北,土木建筑,悬山顶,上盖青瓦,土墙白灰粉刷,获得“福建省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福建省廉政教育基地”“泉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1919年,5岁的叶飞和胞兄叶启存随父亲叶荪卫从菲律宾吕宋岛回国,就生活在这座古厝里。叶飞在家乡接受革命思想启蒙;11岁那年,他离开故乡,追随党的信仰,走上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出生入死,历经磨难,为民族独立和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成为新中国“开国十大将军”之一,被誉为“华侨儒将”,是唯一具有双重国籍的将军。
叶飞故居(苏维斯 摄)
兄弟同心跟党走 血雨腥风为民建功勋
1914年5月7日,叶飞出生在菲律宾吕宋岛。1919年返乡后,叶飞兄弟俩就读家乡深垵小学。小学毕业后,在叶骥才的极力推荐下,兄弟俩进入当时革命氛围浓厚的厦门省立第十三中学(今厦门一中)就读。从此,兄弟俩携手走上中国革命道路,书写了一段段饱含兄弟情谊的红色革命史。
1928年,14岁的叶飞在厦门加入中国共青团,当年底离开学校专门从事地下革命活动。1930年7月,叶飞在厦门被捕,哥哥叶启存得知后,连忙从菲律宾回国,配合党组织营救叶飞。叶飞出狱后,叶启存携爱人张锦华回到南安老家,以教学和办夜校等为掩护,联络进步青年,宣传革命思想。其间,叶启存参加了安(溪)南(安)永(春)游击区红色游击队,在诗山、金淘一带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占石村参与组建农会、共青团、游击队等,组织当地群众开展打地霸、分田地、除军阀、反“围剿”等斗争。1935年5月,由于叛徒出卖,叶启存不幸被捕,英勇就义,年仅23岁。
红军赤卫队队部(占石村委会供图)
占石农会旧址(占石村委会供图)
革命战争时期,叶飞历经革命熔炉的考验:入狱脱险,中弹大难不死,参与创建闽东红色根据地,参加游击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最终迎来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他对牺牲的兄弟、亲人以及那些千千万万长眠于地下的革命先烈最好的告慰。
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叶飞馆内,《沙家浜》场景。(苏维斯 摄)
华侨将军返故乡 红色精神引领山村振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叶飞先后担任福建省省长,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第一书记,福建省政协主席,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处书记等职。年少离家投身革命,在主持福建省工作期间,叶飞回到阔别多年的故居。
1990年,叶飞第二次回乡,冒着小雨听叶万苍介绍村里的果林场规模。(占石村委会供图)
1959年,叶飞第一次返回故乡,访贫问苦,关心家乡发展。叶飞坐在村里榕树下大石头,用闽南语自我介绍:“我是叶启亨。”叶飞拜访了十几位老地下党员,每到一户就把老者请到大厅坐下,恭恭敬敬鞠躬。
建设侨心园,乡村更美丽。(黄艺芬 摄)
1995年,叶飞在叶万苍工作手册上题字:“修好公路 发展经济”。在上级支持下,占石村历届班子带领群众,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完成省道307线通占石村公路硬化5.8公里,开通并硬化环村公路17公里,建设村部大楼、学校教学楼等基础设施;支持村民建房,改善居住环境激发奋斗动力,村民积极外出打工、办厂或经商。
几年来,村里又完成100多户老革命后代的造福工程和安居工程。现任村支书叶锦星介绍,原来全村只有100多座的土坯房、砖瓦房,改革开放以来,全村800多户、3500多人口的占石村,新建结构新颖、装修完善、配套设施齐全的新楼房600多座。
占石村旅游导览(黄艺芬 摄)
长期的革命斗争历史,为占石村留下了金淘区工委、金淘区区农会、金淘红二军游击队赤卫队部、叶飞故居、红军洞、红军埔等遗址。近年来,占石村在上级的支持下,发挥“红色”和“绿色”两大资源优势,修复叶飞故居、农会遗址等,基本完成11个革命历史文物立碑及材料的收集整理,盘活山地开发朝天山生态旅游公园,建设“侨心园”,努力开发旅游资源,让这块红色土地上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红色基因在这片土地不断传承、壮大,这个红色革命根据地在群山环抱中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绿色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