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鼓晨钟现在只有寺庙里晚上打鼓,早晨敲钟。让我们跨越时光一起了解老北京的钟楼、鼓楼,在没有计时器的年代是如何准确报时的。
老北京的鼓楼、钟楼非常特别,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鼓楼和钟楼东西相望。钟楼和鼓楼位于北京中轴线的北部终点,是一前一后两座高耸的建筑物。鼓楼在南,钟楼在北,两楼相距100多米。
凸字形的北京城,北半是内城,南半是外城,故宫为内城核心,也是全城的布局重心。全城就是围绕这中心而部署的。但贯通这全部部署的是一根直线。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是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中轴线以永定门开始,钟楼结尾。
北京的鼓楼始建于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当时名叫“齐政楼”。后来遭到毁坏,又于大德元年(1297年),重建,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又一次重建,位置在元代鼓楼遗址偏东处。后来在清朝嘉庆五年、光绪二十年两次重修。
鼓楼的第一层是高约4米的砖台,东西宽55.6米,南北长约30米,楼台前后共有六个券门,左右各有一个券门。楼台上面的木结构建筑为迷深三间,面阔五间,三层重檐歇山顶,灰筒绿琉璃剪边,黄琉璃瓦铺顶,建筑面积达1925平方米,共有36根柱子。鼓楼的总高度是45.7米。二楼有出挑的栏杆。
在元、明、清三朝,鼓楼是全城的报时中心,原来有更鼓24面代表24节气。还有用于计时的铜壶滴漏一座,现在都巳遗失了。
铜壶滴漏系统,细分则为四大部分:一曰“天地”、二曰“平水”、三曰“万分”、四曰“收水”,整体安放在楼上的“漏壶室”中。壶前立一铙神,张臂执铙作欲击状。待至壶水一尽,双铙立时击响,不爽毫厘。其后,同时击响的二十四面更鼓则总汇成惊天动地的巨大鼓声。
百官上朝亦从鼓声,大约是三鼓即起,四鼓候于朝门之外,时至五鼓,午门大开,官员鱼贯入朝奏事。待到晨风徐起,朝暾渐红,霞光中传来亢亮的钟声,鼓楼报时才暂告结束。
钟楼,楼通高47.9米,楼上悬挂着一口铸有“永乐年、月、吉日制”印记的特大铜钟,该铜钟高5.55米、直径3.4米、厚120~245毫米、重约63吨,乃中国古钟之最。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与鼓楼一起重建,成为钟楼,但不久后就再次被毁。清代重建时,为防火整个建筑采用砖石无梁拱券式结构。内部结构将天井、声道及传声融为一体,钟声通过建筑结构产生的共鸣更加浑厚绵长。
钟楼和鼓楼是如何报时的呢?
古时的习惯,一夜被划分为五更,每更等于一个时辰,即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19时称为定更,又称起更;21时称为二更;23时称为三更,我们老百姓常说的“三更半夜”指的就是这个时辰;1时称为四更;3时称为五更;5时称为亮更,也就是天亮的意思。
钟楼和鼓楼专门负责定更、报时,每到定更就先击鼓,后撞钟,向老百姓说明该到睡觉的时间了;从二更到五更,只撞钟不击鼓,以免影响了百姓们的休息。到了亮更,则先击鼓后撞钟,告诉百姓们天亮了该起床了。
击鼓和撞钟也是有定式的,怎么样击鼓呢?先快击18响,再慢击18响,俗称“紧18、慢18”,快慢相间共击6次,总计108次响。撞钟的方法和击鼓的方法一样。
现在,各种钟表随处可见,人们已经不再需要击鼓撞钟来报时了,但“暮鼓晨钟”已经成为老北京城文化的一部分。2001年岁末的午夜11时57分,北京鼓楼沉寂了近百年的群鼓再度被敲响——25位年轻鼓手表演了《二十四节令鼓之冬》的乐章,鼓声持续3分钟,到2002年元旦0时结束。而且,从2002年元旦开始,鼓楼正式对外开放,每天都会象征性地击鼓四次,每次15分钟,成为京城著名的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