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按照中国人过年的传统习惯,从腊月初八到二月初二这才算是一个完整的中国年。而二月二龙抬头这天又被称为龙头节、春龙节,是我国传统的民俗节日。
关于龙抬头的传说有很多,但追根溯源最原始和正统的还是来自天上的星,由此在民间也更加重视,这一天竟然有9个禁忌需要注意!
龙抬头有一个民间传说与武则天有关,相传武则天夺了唐室江山,改国号周,自封为周武皇帝。天上的玉皇大帝闻之大怒,命太白金星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准向人间降雨。
这下可苦了老百姓,连日大旱,庄稼旱死,甚至连吃水都非常困难。 天上的小白龙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它不顾玉帝的圣旨,兴风积云行云布雨,刹那间倾盆大雨从天而降,解除了人间的旱情。
小白龙却因行雨救民,得罪了玉帝,玉帝盛怒之下,把它打下凡尘,压在太白金星拂尘所化的大山下受难。
并在山脚下立了一块碑,上刻玉旨:玉龙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若想重登灵霄阁,金豆开花方可归。
百姓们为了救小白龙苦苦寻找如何让金豆开花,这年二月初一,一位老婆婆背着袋黄玉米去赶集,不小心金黄色的玉米豆撒了一地,周围的人们看到此景心头一亮,这不就是我们要找的金豆吗?
金豆找到了,可怎么才能让它开花呢?一个孩子喊道:“用锅一炒,玉米就能开花,妈妈给我炒过。”
农历二月初二天刚亮,家家户户爆炒玉米豆,金黄色的玉米豆爆开出白色的玉米花,人们设案焚香,把玉米供在院中,还有人特意把玉米花送到被压的小白龙面前。
太白金星拨开云层向大地看去,只见人间到处都是金黄色的豆子开出了白色的小花,于是便一招手收回拂尘。
小白龙一声震天动地的长啸,便随之腾空而飞上云端,只见它撼动天雷,摇颤闪电,又为人间降下了甘霖,百姓们谢天谢地,拍手称快。
玉帝得知此事后也只能将小白龙官复原职,民间为了感谢并纪念给大地带来喜雨给丰收带来希望的小白龙,就把每年的二月初二这一天定为春龙节。
龙抬头更古老的由来,是中国远古对于天上星辰的崇拜,中国先民把天上的星辰划分成为“三垣”和“四象”七大星区。四象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天空的星象也随着季节转换。每到冬春之交的傍晚,苍龙显现;春夏之交,玄武升起;夏秋之交,白虎露头;秋冬之交,朱雀上升。
角宿,是东方苍龙七宿的第一宿,有星两颗,属室女座。每到春二月,龙角星便从东方的地平线上出现,由此而有“龙抬头”之说。
苍龙头部的“角宿”的两颗星,代表苍龙头上的两只“犄角”。“角宿” 之后的四颗星是“亢宿”,亢是龙的咽喉,在咽喉下面有四颗星排列成一个簸箕的形状是“氐宿”,代表着龙爪。龙爪后面的房宿、心宿、尾宿和箕宿分别代表了龙的心脏和尾巴。
中国人自古就以龙为图腾,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与龙有着特殊的感情,因此就出现以龙为祭祀对象的诸多禁忌习俗。
一引龙回
古人认为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龙,百姓以水缸、水井等为道具欢迎龙归来,黄河流域的百姓这一天,怕取水伤了龙头,更是提前存水或吃炒食。
二祈求龙族出来降伏各种害虫。
二月二正值惊蛰、春分之际,地气回升,百虫开始蠕动,害虫也随之而起,需要防疫,不让瘟疫传播,有熏虫的习俗。
俗话说:“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
具体做法是,点着过年祭祀时剩下的蜡烛,照射房梁和墙壁,以驱逐蝎子、蜈蚣等虫子。这样做可以达到消灾防病,保证全家健康的目的。
三吉祥好日子
人人不能睡懒觉,意思是不要压困在龙头上,私塾先生此日收学生,谓之占鳌头,这一天尤其要剃头,称为剃龙头,先在床上大声道:“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念完后抬头起床穿衣。
四倡导农耕
中国向来是以农为立国之本,为了期盼粮食大丰收,古时皇帝要带头下地,亲自扶犁,正宫娘娘也送饭到地头,百姓也自然会到地里忙活起来。
五“归宁”,俗称接姑奶奶
过去到了二月初二,家家都要接自己出嫁的女儿回娘家住些日子,俗谚所说:“二月二,龙抬头,接姑奶奶回家吃窝头。”
六拜土地神,
传说二月初二是土地神的生日,清晨,家家户户会在土地爷面前摆上供品,点上香烛,为土地神祝寿,祈求土地神保佑一方平安,禾苗茁壮成长,秋后五谷满仓。
七不准动针线
据说动针会扎伤龙眼的,为了避免伤龙的眼睛,这天就免做任何针线活了。
八百花庆生
传说这一天也是花王生日,古代有举行扑蝶会的习俗。唐代的文人雅士都会在这一天为百花庆生,农民则视为犁公公的生日,要修理旧犁,换上新犁桩、犁耙和犁头。
九中国过节离不开的吃
二月二食俗有很深的文化内涵,为了表达人们对龙的感情和崇敬,人们在这一天把吃的食物都与龙结合起来:
吃面条称吃龙须面;吃烙饼称吃龙鳞饼;吃米饭叫吃龙眼;吃饺子叫吃龙牙;吃馄饨叫吃龙耳;吃猪头肉叫吃龙头;吃煎饼叫吃龙皮;吃米团子叫吃龙蛋;吃贴饼子叫龙舌等。
天上星辰“龙抬头”的同时,春天也慢慢来到了人间,古书上记载,龙春分登天、秋分潜渊,二月二龙抬头,寄托了中国人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善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