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距离新冠在全球流行已经四年过去了,仍然还有新的变异毒株出现,并且在多个国家蔓延。导致新冠疫情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冠状病毒,早在2003年,就有其他冠状病毒导致非典疫情。虽然非典当年来势汹汹,但很快就突然消失了。同为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为什么新冠就这么难消灭?
根据数据看世界(OWID)的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1月15日,全世界感染新冠的人数已经达到了7.12亿人,这意味着全球将近十分之一的人有过感染。在这些感染者中,死亡人数已超过620万人,这个数字在全球历史上最致命的大流行病中位列第五。
想必不少人都有感染新冠的体验。症状一般是身体发热,伴随咽喉疼痛和鼻塞,有些还可能出现全身酸痛和味觉丧失。这已经不是冠状病毒第一次感染人类了。
早在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首次发现了能够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它们会导致普通感冒,但不具有致命性。到了2002年11月,冠状病毒首次引发了疫情。SARS冠状病毒感染人类,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疾病并具有很强传染性,引发非典疫情。
就像此前人们已知可以引发感冒的一种冠状病毒那样,SARS病毒的源头也被推测认为是蝙蝠。SARS病毒在蝙蝠身上不断演化,可能具备了直接感染人类的能力。也有可能是蝙蝠把SARS病毒传染给果子狸等中间宿主,这些病毒在中间宿主身上进一步发生变异,演化出感染人类的能力,由此造成了疫情。
SARS病毒迅速引发疫情,在全球蔓延开来,并导致严重感染者死亡,包括一些参与一线救治的医护人员。到了2003年夏天,非典疫情被迅速扑灭。从疫情爆发到最后结束,历时不到一年。
有些人说,非典很快就消失,那是大自然对人类的警告,大自然暂时放过了人类。但原因并非这么简单。同为冠状病毒导致的疫情,非典很快被扑灭,而新冠流行多年还没消失,其原因有多种多样。
首先,虽然SARS病毒和新冠病毒都是属于冠状病毒家族,并且都是较容易变异的单链RNA病毒,但它们在基因上还是有明显区别的。与新冠病毒相比,SARS病毒基因较为稳定,变异速度相对较慢。
因此,科学家能在较短时间内对病毒开展更加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从而了解它们的传播途径、病理特点,并迅速研制出相关疫苗。而更容易发生基因突变的新冠病毒,其疫苗研制更具有挑战性。
其次,随着全球化不断加深,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人们交流变得更加频繁,所以通过发达的现代交通,新冠病毒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向全世界扩散。而在非典时期,全球交通网络还没有如今这么发达,病毒传播更容易被阻断。
此外,感染SARS病毒后,患者在患病初期很快就会表现出症状,这有助于早发现、隔离和治疗,从而切断传播链。相反,一些新冠感染者在潜伏期内无症状,甚至在全程无症状,这使得新冠病毒能悄无声息地在人群中传播,增加了控制的难度。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SARS病毒要比新冠病毒更为烈性。据统计,非典爆发后,全球共有8422人感染,其中有908患者死亡,照此来计算死亡率可达10.8%,而新冠病死率只有大约0.9%。
如果一种病毒导致的病死率越高,就越容易引发人类的重视,进而越早地被扼杀掉。SARS病毒较为致命,所以人们想尽办法要将其消灭。再比如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其致死率高达30%,但它并没有像新冠那样在全球范围内大爆发。
烈性病毒感染人之后,在没有传播给其他人之前,就导致宿主死亡,那么,它们就很难形成气候。新冠病毒经过不断变异,对于人的致命性变得越来越低,所以它们反而更有机会不断传播。
再加上SARS病毒似乎怕热,它们没有熬过炎热的夏季。而新冠病毒变异之后,可以耐住炎热和严寒的天气,所以它们没有像SARS病毒那样容易被扑灭。
如今,人类和新冠的斗争还在继续,我们每个人还是要尽量做好防护。根据发表于《发病率和死亡率周报》(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刊载的一项新研究[1],新冠疫苗可以预防与新冠相关的中风和心脏病发作,尤其是对于老年人而言更是如此。在65岁或以上的人群中,及时接种新冠疫苗可以让与新冠相关的中风、血栓和心脏病发作的风险降低约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