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六场)——北京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成效专场。市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叶昶主持。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药局、市疾控局、北京急救中心主要负责同志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黄若刚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是首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国家“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坚持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突出位置,改革完善疾控体系,推进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疾病防控工作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一、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断巩固和完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不断巩固和完善以疾控机构为骨干、医疗机构为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医防融合、防治结合、全社会协同的首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市委市政府印发《加强首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并实施了两轮三年行动计划,为首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运转高效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二是疾控能力不断增强。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编制总数与常住人口比例已达万分之2.39,高于国家万分之1.75要求;市疾控中心和顺义、昌平区疾控中心新址建设,成立了北京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研究中心,全市疾控机构实验室仪器设备配比达到和超过国家标准,全市疾控能力得到极大提升。三是医防融合机制不断健全。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按照公共卫生责任清单全面履行疾病预防控制职能,公立医院公共卫生职责履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全市每年有20名临床医生和公卫医生参与医防交叉培训,医防协同取得实质进展。
二、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不断完善。传染病症状监测等47个监测系统已覆盖全市400余家医疗机构、1000多所中小学校和多个药店、绿地公园、轨道交通场站等,监测范围仍在不断扩大;在全国率先建立覆盖全区域的呼吸道多病原监测网络,实现了24种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的“全人群、全区域、长跨度”监测,实现了20余种新发突发未知病原72小时内初步鉴定分型,目前全市总监测病原数量已从2012年的十余种增加至30多种,实验室检测能力和生物信息分析能力不断提升;2024年,建成北京市传染病智慧化多点触发监测预警平台,实现传染病疫情监测数据自动采集,传染病疫情自动交换、自动报告,各项监测更加灵敏。二是传染病应急处置能力持续提升。北京市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不断优化,以《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为基础,覆盖市、区两级的传染病应急预案体系。依托市、区疾控中心及相关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了1支国家级、1支市级、17支区级传染病防控应急队伍,形成了国家、市、区三级传染病防控应急队伍体系。三是免疫规划服务不断规范。我们持续提升免疫规划管理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将肺炎疫苗纳入65岁以上老人免费接种范围,连续18年为60岁以上京籍老人和在校中小学生免费接种流感疫苗。完成疫苗冷链管理全过程、全天候、全覆盖“三全建设”,实现疫苗信息全程可追溯。当前,我们正在探索电子预防接种证试点建设,提高群众预防接种便捷性。四是传染病控制成效逐步呈现。全市公共卫生防护网进一步筑牢织密,不仅有效应对了新冠病毒感染等新发突发传染病的挑战,还成功发现并有效控制了输入性黄热病、裂谷热、人感染猕猴疱疹病毒、猴痘等疾病传播。目前,北京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成功率超过99%,病死率已降至0.21%;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比2012年下降了44.2%;持续保持碘缺乏和危害消除状态,连续39年保持无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病例,连续28年无白喉病例,连续21年无新生儿破伤风病例,麻疹、狂犬病、乙脑、流脑等疫苗可预防疾病维持在历史最低水平。
三、慢性病综合防控成效明显
我们围绕预防、发现、管理、急救、治疗、康复等六个环节,强化慢性病防治措施。目前,全市已建成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11个、市级示范区5个,建成健康社区、健康单位等健康场所共2124个,健康主题公园、健康步道、健康小屋等健康支持性环境1251个,每年为60万名儿童开展防龋齿服务。2023年本市户籍居民人均期望寿命已达82.51岁,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过早死亡率比2012年下降了13.8%。
下一步,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全力推进新时代首都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加有效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维护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记者提问
问
北京市传染病智慧化多点监测预警平台的建设情况如何?在传染病防控中发挥了哪些具体作用?
为提高传染病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民健康,北京市传染病智慧化多点触发监测预警平台于2024年在全市部署应用,包括21个子系统,实现了疾控、医疗、教育、公安、民政、交通、气象等多源数据的实时汇聚和共享。
该平台在传染病防控方面的作用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一是汇聚数据,建立共享。多点触发监测预警平台能够实现多渠道收集数据,多部门共享数据资源,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和沟通的效率,能全面、及时地掌握传染病的流行态势,多部门协作应对传染病疫情。二是自动预警,及早干预。平台的自动化预警系统能够综合分析多部门数据,初步评估传染病爆发风险,提前发出预警信号,为早期干预和行动争取时间。三是科学研判,优化策略。平台为传染病疫情的科学研判提供了数据支撑,可以深入数据分析和多模型预测,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制定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
多点监测预警平台的建设不仅提高了我市传染病监测预警能力,还有效推动了资源集约、信息共享和多部门的协同联动。未来,我们将继续完善平台功能,提高数据分析和预警能力,为保障北京市民的健康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