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皇帝下达的诏书被称为“圣旨”,圣旨还有个正式的名称,叫做“诏令文书”。我们今天就来盘点一下,中国各个朝代的圣旨都长什么样,如何快速的分辨他们。
影视剧中的圣旨
如果我们看到一份圣旨上,开头写着门下二字,那么这份圣旨就是唐宋时期的圣旨,因为唐宋时期的圣旨,都是由三省六部中的门下省负责颁布。这里给大家讲一下唐宋时期的圣旨颁发过程,方便大家理解三省六部制的三省,在颁发圣旨的时候扮演什么角色
皇帝想要颁布圣旨的时候,会找中书省的官员沟通要颁布什么内容,然后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书,这个过程叫做熟拟;然后中书省的官员将熟拟的圣旨交给皇帝过目,没问题的话拿给门下省颁布。如果门下省觉得没问题就会在圣旨上署名,然后再让皇帝盖上印章,并昭告天下,最后由尚书省去负责执行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门下省觉得诏书写的不好,或者有哪些问题,可以拒绝在诏书上署名和颁布,那么即使诏书中盖有皇帝的印章,这份诏书也不具备法律效应。武则天称制时,就曾想将反对派刘袆之抓起来,但她没有走圣旨颁发的程序,直接写了纸条,结果被下面人说是假圣旨拒绝执行
唐宋时期的圣旨
影视剧中的武则天
唐朝圣旨在下达前,门下省、中书省的领导们都要在上面签字确认,谁没有签其他人就会在他负责的位置上写个缺字。这样一套完整的颁发流程,既明确了每个部门负责的任务,事后出了问题也方便追查;值得注意的是,唐玄宗时门下省又被称为黄门省,如果圣旨上出现黄门二字,一定是唐玄宗时期的圣旨
唐朝是中书省起草完诏书后送皇帝签字过目,而宋朝的皇帝自身会参与到圣旨的制作当中,宋朝时官员就不是起草完整的诏书给皇帝过目了,而是写纲要,宋朝管这叫写劄(zha)子,皇帝看后不满意可以修改。或者自己写个御劄,然后中书省的官员根据皇帝修改过或写的劄子起草诏书
宋朝诏书除了门下省签字外,开头一般是“朕绍膺骏命”或者“朕膺昊天之眷命”。唐宋之后就是元朝,元朝的圣旨非常有特色,比如“天众民行生者,必皇帝人行命者主宰有”这样的开头一定就是元朝的圣旨。因为元朝皇帝的圣旨不是用汉语写的,而是用蒙古的八思巴字,然后汉族官员将八思巴字翻译成汉语
赵构给岳飞写的劄子
元朝圣旨
在翻译的过程中,官员为了省事就直接翻译成白话文颁布下去了,并没有像其他朝代一样润色为文言文。但翻译出来的白话文又和人们生活用的白话文有些差距,这是因为负责翻译的官员,为了省事通常不会去管语序的问题,蒙古语的语序又和汉语不一样
比如汉语是主谓宾结构,我吃饭,而蒙古语是主宾谓结构,即我饭吃,元朝的公文和诏书都是直译的,完全不会去考虑语序结构,于是就出现了那样的开头。元朝皇帝常见的圣旨开头是: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皇帝圣旨。用正确的汉语语序说,就是凭借长生天眷顾,凭借大福荫护助的皇帝的圣旨
时间来到明朝,明朝圣旨出现了我们最为熟悉的开头,即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断句是在帝后面断,而不是影视剧里那样在运字后面断,因为奉天承运的对象是皇帝。这个开头是朱元璋发明的。朱元璋早在当吴王时,就强调自己得到了上天的眷顾,是天命所受,所以他在做吴王时,就用“奉天承运吴王,圣旨”
明朝圣旨
而且自明朝之后,天字在圣旨上要顶格写,强调上天的绝对地位。而皇帝两字要比天矮一点,但要绝对高于其他字,以彰显皇帝是上天之子,在人间拥有绝对统治权,故称天子。清朝入关后继承明朝的制度,区别在于清朝是满汉双文,汉字是从右往左,满文是从左往右,中间盖上满汉双语的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