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每年产能达到14000吨,可供48亿人用,市场上为何还一药难求?
2022年的冬天,国内最缺的不是菜,不是暖气,而是一种叫布洛芬的药。这种平常用来治感冒和治疼痛的药,原本平平无奇,却在特殊的疫情时期,被炒到了一盒上百上千元的价格,可谓是一药难求,布洛芬为什么那么难买?
据过去三年的供需数据显示,布洛芬的供给是远远超过日常需求量的。2020年,我国的布洛芬原料药生产有14000吨。2021年,布洛芬原料药的生产有14400吨。仅在2022年的上半年,布洛芬原料药的生产就达到了7400吨。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年来,我国的布洛芬原料药需求量,每年只占生产量的九分之一左右,其余都是用于出口的。没错,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布洛芬原料药出口国。
不仅如此,在国内,有两家大集团药企的布洛芬原料药供给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国内的布洛芬原料药需求量。这两家药企的名称是新华制药和亨迪制药,两家药企的供给总量约有1.15万吨,而每年国内的需求量不到2000吨。
1.15万吨布洛芬原料药是什么概念呢?也就相当于可以产出布洛芬胶囊约380亿颗。380亿颗布洛芬是什么概念?按一个人生病一次使用6颗计算,差不多可以供48亿人使用。这个数量是远远超过中国的总人口的,那么,为什么布洛芬还是那么难买到呢?仅仅是因为被一些人过量囤积,导致真正需要的人难买到吗?
原因不止于此,对于一粒布洛芬胶囊来说,从生产线到物流链,再到终端店,需要经过一层层的关卡,才能顺利抵达消费者的手中。而这个过程常常很耗时间,光是一条完整的生产线和生产流程运作,就需要耗时几个月。
在疫情的特殊时期,但凡一个环节出现岔子,就会导致整个供应系统出现瘫痪。药品产不出来,物流送不出去的情况,简直太正常不过了。
首先是第四季度的特殊情况,导致布洛芬的需求量猛增,而制药厂在短时间内要想生产出满足这些需求的原料药,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并非所有药企都能生产布洛芬,生产布洛芬需要批文。
据数据显示,获得批文的药企有558个,但这些药企因往年布洛芬是一种受冷落的药物,销售额不高,因而并未真正生产布洛芬。只有28家药企,列有40个布洛芬相关药品于名录上。
当布洛芬的需求量激增,如果一家药企重新启动闲置的布洛芬生产线,通常需要花费2到6个月的时间,几个月时间对于应急的布洛芬市场来说,显然不能解决燃眉之急。而且对于普通药企来说,他们要考虑重启生产线的成本,还要考虑布洛芬药物能带来的长期收益。仅因为布洛芬的短期需求量,而冒然启动生产线,一些小药企未必愿意承担风险。
除了制药厂的生产时间和生产成本问题,经销商和零售商的物流延迟,也会导致人们难以买到药店的布洛芬。尤其是一些快递员和外卖员感染后,骑手变少,导致物流系统瘫痪。即使药企扩大了产能,也可能存在物流送不出去的情况,终端的更新速度也会变慢。
为了解决布洛芬一药难求的问题,各个城市都在积极采取政策与措施,比如南京市实行拆零销售模式。拆零销售的意思是,将一整盒的布洛芬拆分成粒出售,每个人在线下购买布洛芬,需要出示身份证,并且有数量要求,每个人七天内购买的数量不得超过6粒。
武汉为解决供给问题,每天向市场上发放300万片布洛芬的供应量。湖北宜昌人福药业则扩大了产品批量,每分钟可生产布洛芬片3800片。而在浙江的药企也增大了产量,布洛芬颗粒的日产量已达4万盒。
从这些数据来看,布洛芬的市场短缺是暂时的,未来不必恐慌无药可治。
布洛芬何以一战成名?这还要从它的发明者说起。布洛芬的发明者是亚当斯,他某天晚上喝多了酒,第二天头痛难忍,服下了正在试验的药物,结果发现它能很好地治疗头痛,这个药物是“布洛芬”的前身。1962年,布洛芬获得了专利,亚当斯也因这个药物获得了博士学位。
现在布洛芬的专利早已过期,于是中国的药企得以仿制布洛芬的药效。而在中国,最早的布洛芬胶囊来自葛兰素史克公司,当时的商品名称是芬必得,相信一些朋友对这个名称会有印象。
其实,除了布洛芬是较好的退烧药,复方氨酚烷胺片同样身为一种退烧药,也在扩大生产中。度过了目前的急迫时期,以国内的厂家生产速度来说,相信未来不会再有一药难求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