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又是四时交替的时节,让我们也像古人那样,用心感受秋的离去与冬的来临,郑重走入这个冬季吧。
秋去冬来的向内生发
林语堂先生用“春则觉醒而欢悦,夏则在小憩中聆听蝉的欢鸣,感怀时光的有形流逝,秋则悲悼落叶,冬则雪中寻诗”道出了时光的流逝,二十四节气的轮转提醒着我们四季的变换。
春种、夏耘、秋收、冬藏,万物在春天萌生,在夏天滋长,在秋天收获,在冬天进入休藏状态。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冬季的开始,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一个绳头两端打俩结,甲骨文中的“冬”表示了终结、终了之意。《说文解字》对“冬”的解释为:“冬,四时尽也。从仌(bīng)从夂(zhōng)。”此时的“冬”表示四季中的最后一个季节。“夂”是“终”的古文,“仌”古同“冰”。“冬”字中加“仌”,即表示冬季寒冷的特点。
立冬这天,我们从一种向外生发的季节,回到了这个向内收敛的季节。
天寒仍可觅冬阳
唐代诗人元稹《咏廿四气诗》中有《立冬十月节》一诗:“霜降向人寒,轻冰渌水漫。蟾将纤影出,雁带几行残。田种收藏了,衣裘制造看。野鸡投水日,化蜃不将难。”诗中就巧含了立冬三候。
一候水始冰。随着气温下降,水已经可以结成冰。立冬有冰,说明天寒地冻的日子不远了,冬季的寒冷能杀死害虫,预示着来年能有一个好收成。
二候地始冻。严寒降临,土地开始冻结,泥巴都可以冻成块。哪怕是走进犁过的地里面泥巴也不沾鞋,因为上面的冰块非常坚硬。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雉”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作形声字,本义指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因而古人就认为雉变成了大蛤,这标志着天地间生物的阳气到了藏的阶段。
此心光明万物生
冬天,没有春季的鸟语花香,没有秋季的累累硕果,也没有夏季的避暑凉风。但是它有白雪皑皑时的纯洁超然,有傲雪枝头的醉人清香,有绿蚁新醅酒的温暖情谊,有围坐火炉时的闲暇惬意。
千种万种,汇入诗中,引发我们对生活、生命意义的思考。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寻常的花都在等待春日盛开,寻常的人都在等待气候转暖。但是梅花不一样,在最严寒、最逼仄的角落里,傲雪凌霜,独自盛放。人们咏梅,看中的正是梅花内心的无畏。严寒之中的盛开,给予了人们振奋起来的希望。我们要如梅花一般,在万物凋萎中,将期待美好的心意镌刻到每日的点滴里。
在不同人的生命中,冬天是有着不同的意味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虽在永州过着“拘囚”一般的生活,但这个在寒冷寂静的天气里,孤独清高,不与世俗妥协。万籁俱寂,神情孤傲,一个“钓”字便写尽了反抗、不屈的姿态,充满了生命的张力。虽千万人吾往矣,孤且独也何惧哉。孤独是人生的常态,我们都曾茕茕孑立,默默独行,侧身人群,格格不入。但我们也需要不惧风霜孤独,坚定内心信念。
当我们读到刘长卿的冬天时,我们会感受到烟火气的温暖感召。“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大雪纷纷,一片严寒之中,狗吠声带来了生机,远途的人在风雪夜终于归来。刘长卿在长途跋涉,极度的困顿中,素不相识的人给予了他躲避风雪之地。此心光明万物生。无论外在如何,只要你内心有光,你都可以驱散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