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大熊猫国家公园太白山管理分局的野外调查队员在太白山海塘河冰凌沟,发现野生大熊猫在5年后首度回归,这是大熊猫栖息地生态恢复的有力证明。
除了专业人员与国宝大熊猫的邂逅,近年来,在位于秦岭生态保护核心区的太白县,村民、游客偶遇秦岭野生动物的情况可谓屡见不鲜:
今年4月30日,在太白县靖口镇,十几位农民在玉皇山老庙附近,发现一只下山觅食的雄性金丝猴。金丝猴拿过村民递来的油饼,边吃边互动,毫不“怯场”;
2019年国庆节期间,广东游客卢东萍在黄柏塬景区偶遇12只金丝猴,沈阳游客王先生目睹三头羚牛在景区散步,而“不甘寂寞”的大熊猫也在景区的道路旁“悠闲”踱步,引发围观。
据不完全统计,在我省境内,大熊猫约有345只,朱鹮约有4100多只,羚牛超过5000头。多年的生态治理,为秦岭野生动物繁衍生息创造了空前优越的外部条件,以“秦岭四宝”——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为代表的野生动物数量种类越来越多,使秦岭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执法筑起生态屏障
1999年起,秦岭全面禁伐,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秦岭生态进入“全面修复模式”;
2007年,《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正式实施,秦岭生态进入“整体保护模式”;
2018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全面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秦岭生态进入“高质量保护模式”;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对秦岭保护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秦岭生态进入“祖脉保护阶段”。
不断强化、细化的保护政策,体现出从中央到地方保护秦岭生态的信心和决心。
地处秦岭腹地的太白县,278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林地面积390万亩,森林覆盖率91.96%,绿色植被覆盖率95%,是秦岭生态保护核心区、全省重点水源涵养区,承担着生态保护、水源保护的重任。保护秦岭生态是太白人责无旁贷的重任。近年来,太白县坚持以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统揽工作全局,扎实推进秦岭违建别墅及“五乱”问题整治,深入开展打击破坏秦岭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全力打好“青山、蓝天、碧水、净土”四场保卫战。在全县重点区域、进山口设立检查站点45个,定期开展巡山检查、市场检查。组织全县570名生态护林员、175名生态网格员,按照划分片区,常态化开展巡山清套工作。依托公安系统“雪亮工程”,在全县重要村口路口安装视频监控、人脸识别装置、电子围栏,做到了排查监管全覆盖。太白县还对违规交易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对全县中药企业、电商企业、快递企业全面清查整顿,建立联合执法常态化检查机制,彻底斩断“黑色产业”内销网络。
一系列保护政策出台,禁枪、禁猎、禁伐全面实施,使秦岭植被越来越好,野生动物生存环境逐渐优化。“砍伐直径6厘米以上的树木,就是盗伐林木罪!家门口的树也不行!”“野生动物是我们的邻居,碰不得!”——在太白县黄柏塬镇,群众都熟悉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生态保护成为大家的共识。
保护共建和谐家园
武建忠是陕西省太白林业局二郎坝林场鳌山管护站护林员,30多年来,他和四名同事共同守护5748公顷的原始森林。在海拔2235米的高度,他们除了纠正、制止破坏树木行为,规范游客户外行为等,更重要的工作是查看野生动物生活环境的变化,通过食物痕迹寻找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的行动轨迹,为珍稀动物保护积累资料。在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他们是离野生动物最近的人。经过多年的巡查,他们已经熟知野生动物的迁徙规律。武建忠至今记得,2016年春天一次巡山返回时,天色已晚,他抄近路走过一个峡谷,老远就看到一只大熊猫,这只大熊猫一看见人,就转身往山上跑。
在太白县,像武建忠这样的生态护林员还有很多,他们日复一日的坚守,给野生动物创造了一个安心的家园。牛尾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二郎坝保护站站长王乖虎告诉记者,太白县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达2170余种,其中野生动物有975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6种、重点保护植物3种,省级重点保护植物70种,是名副其实的“动植物王国”“生物基因库”。去年,巡查员在黄柏塬地区首次发现金钱豹的身影,这说明太白县境内的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在逐年增加。
除了这些生态护林员、野生动物巡查员外,在秦岭太白县境内,还有100多台远红外相机,隐藏在河流、密林之中,日夜监控着野生动物的行踪。在牛尾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二郎坝保护站,记者看到了远红外相机捕捉到的镜头:色彩艳丽的红腹锦鸡在雪地上散步、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在竹林玩耍、金丝猴母子在林间攀爬嬉戏。巡查员郭俊武深有感触地说:“30年前,我们进山巡查,几乎碰不到野生动物,现在,经过持之以恒的管护,秦岭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碰到野生动物的几率也越来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