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蜡像
题记:小时候喜欢听老人讲一些有关刘伯温神话般的传奇故事。那时感觉,刘伯温就是一个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即通前世、也晓未来,能掐会算、未卜先知,无事不懂、无所不能的“神人”。长大以后,因既未学历史,也不学文学,更没学政治和军事,所以对刘伯温没有多少了解。近日,有幸到刘伯温的故乡文成县南田镇武阳村小住一天,并参观其故居,吃了两个“刘伯温烧饼”,感觉应当说一说他非凡的智慧、不平凡的一生和不同凡响的成就。因知少笔拙,定有浅陋错讹之处,敬请各位看官指教。
一代宗师诚意伯,文韬武略智谋多。
辅明初建立天下,千载流芳万众说。
在我国几千年的古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些非凡而又被神化的超高“智谋型”人物,首推当属姜尚(姜子牙)、张良(子房)、诸葛亮(孔明)和刘伯温(刘基),他们并称中国“四大帝师”。其中,刘伯温是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被赞为“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和“大明王朝第一谋士”,更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之美誉。
(一)天资颖异 勤奋好学上进
名门之后刘伯温(1311-1375年),名刘基、刘青田,字伯温,乃浙江省文成县南田镇(旧属青田县九都山)武阳村人。南田镇因南田山(也称九都山)而名,南田山是《洞天福地记》记载的我国古代七十二福地之第六福地。刘伯温在明朝建立之初,曾任太史令、御史中丞。明洪武三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正德九年被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今文成县即以其谥号为名)。其先祖刘光世荣列南宋中兴四将。
青田刘氏家族文武兼备、重文崇智的传世家风,对刘伯温的成长影响很大。儿时的刘伯温天资颖异,聪慧过人,由父亲启蒙识字,十分好学。传说他阅读速度极快,一目七行,过目成诵。12岁考中秀才,乡间父老皆称其为“神童”。
刘伯温十四岁时入郡庠(即府学)读书,从师习《春秋经》(即《春秋》)。这是一部隐晦奥涩、言简义深的儒家经典,一般人很难读懂,尤其初学童生往往只是捧书诵读,不解其意。刘伯温却与众不同,他不仅默读两遍便能背诵如流,而且还能根据文义,发微阐幽,言前人所未言。他的老师感觉非常惊讶,十分佩服,不禁称赞:“真是奇才,将来一定不是一个平常之辈!”
刘伯温十七岁时离开府学,师从处州(今丽水)名士郑复初学程朱理学,接受儒家通经致用的教育。他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无一不窥,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数学,更有特殊爱好,潜心钻研揣摩,十分精通。大家都说他有魏征、诸葛孔明之天才。
刘伯温二十三岁时(元统元年),赴元朝京城大都(今北京)参加会试,一举考中进士。因当时正值元末乱世,战火连连,他不得不在家闲居三年。他二十六岁时,才被元朝政府授为江西高安县丞(正八品),协助县令处理政务。在任官的四年内,他勤于职守,执法严明,“以廉节著名,发奸擿伏,不避强御”,用一身正气赢得了当地百姓的赞誉。
后来,刘伯温的仕途极为不顺,虽然曾一度升任到从五品,但由于他嫉恶如仇、刚正不阿的性格,陆续得罪了不少权贵,历经四起四落。这就使他更深刻地看清了元朝统治者腐败昏聩的本质,看清了元朝的没落,失望至极,几度辞官归隐数年。
刘伯温故居
(二)雄才大略 助明初建开国
元朝末年,作为郭子兴(响应刘福通起义)领导的红巾起义军亲兵的朱元璋,曾率部一路下金华,定括苍,占集庆路(后改为应天府,今南京),势力越来越大,野心也越来越大(后来称吴王)。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十分崇拜刘伯温的才华,学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的做法,曾三次前往敦请隐居的刘伯温出山。此时已50岁的刘伯温听从母亲和朋友的开导劝告,应邀前往金陵(南京),进献堪比《隆中对》(草庐对策)的 “时务十八策”,成了朱元璋的主要谋士。从此,其宏才大略在辅佐朱元璋统一中国,创建明王朝的过程中得以施展。
刘伯温上位以后,首先鼓励朱元璋要有雄心壮志,担负起打天下建立新王朝的使命。帮助朱元璋废除小明王韩林儿(韩山童之子),以“大明”国号自立。然后协助朱元璋制订“征讨大计”,独树一帜地主张先灭盘踞九江的陈友谅、再执据吴的张士诚、后降占江东的方国珍;随后北伐中原,夺取天下。
当年朱元璋起于淮右,渡江之后,虽然势力迅速增强,但仍仅限于浙江一带,且东有张士诚,西有陈友谅,均为强劲之敌,势力更大,稍有不慎,就会被歼灭、被吃掉。当时许多人认为张士诚据苏湖富饶地区,应先攻取,或者同时向张氏、陈氏发起进攻。但刘伯温顶住各方压力,坚持“士诚自守虏,不足虑;友谅劫主协下,名号不正,地据上流,其心无日忘我,宜先图之。陈氏灭,张氏势孤,一举可定。”要坚决避免两线作战,以防被人消灭。朱元璋最终完全采纳了刘伯温的建议,取得了完胜。历史学家无不认为,这一重大战略的实施和成功,是朱元璋实现“征讨大计”,顺利北伐中原,直至最后夺取天下的关键“一着”。
刘伯温参与谋划制定灭元方略,参与军机大事长达8年之久。应当说,那时的朱元璋对刘伯温还是非常信任和佩服的,在每一次重大战役、重大事件中都十分注意倾听刘伯温的建议和计谋,每每都会获得成功。因此,刘伯温常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评价刘伯温为“学贯天人,资兼文武; 其气刚正,其才宏博。”并多次称其 “吾子房也”。由此可见刘伯温的巨大作用和贡献。
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府南郊即皇帝位,定国号大明,年号洪武。随后在刘伯温的建议下,逐步扫除元朝残余势力,统一了中国,成就了明王朝霸业。朱元璋被称为明朝开国皇帝,庙号太祖。
刘伯温最大的历史功绩,就在于顺应历史潮流,积极辅助朱元璋勇敢地担负并实现了统一中国这一伟大任务。
拍摄于刘伯温故居
(三)治国良臣 助明巩固天下
朱元璋做了天下之后,感念刘伯温的巨大贡献,先后拜他为太史令、御史中丞,授弘文馆学士,并封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诚意伯等。在确定处州(丽水)税粮时,仿照宋制每亩加五合(十合为一升)征收,唯独青田县除外,太祖“要让刘伯温家乡世代把此事传为美谈” 。刘伯温没有辜负朱元璋的重托,竭尽所能对大明历法、律令的制订、南京城竽宫的修筑,尤其是对大明王朝的巩固和发展都作出了新的贡献。
洪武开国以后,刘伯温极力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重建儒家秩序,影响深远。他厘定了籍田礼、百官朝会之礼等重要礼制; 主持制定《成申大统历》、草创《大明律》及科举、军卫等制度。他奏立《军卫法》,提出“宽以待民与严惩贪吏”的主张,肃纲纪,整吏治,严惩贪枉。如中书省都事李彬坐贪纵罪,虽左丞相李善长出面替其义子说情,刘伯温仍将李彬奏斩。他严明法纪,不徇私情的做法,虽然广为流传,振奋朝野,有利于巩固明王朝的统治,但也相继得罪了当朝丞相等一干重臣,为以后的从政埋下了隐患。
后来,刘伯温还上书谏止营建东都,提醒朱元璋凤阳虽是皇上的故乡,但不宜作为建都之地。要居安思危,不要轻视前朝大将王保保等心腹之敌,防止元朝残余势力死灰复燃,以绝后患。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些建议都是无比正确的。
刘伯温不愧为政治家,胸怀宽广,事事都能从朝廷大局出发,高瞻远瞩,纵横捭阖。他不计前嫌,不徇私情地劝说朱元璋不要轻易撤换左丞相李善长,说“他虽有过失,但功劳很大,威望颇高,能调和诸将。”也不要重用与自己友好的杨宪,说“杨宪具备当丞相的才能,却没有做丞相的气量。为相之人,须保持像水一样平静的心情,将义理作为权衡事情的标准,而不能搀杂自己的主观意见,杨宪做不到。”并劝太祖,也不要用汪广洋为相,说“他的气量比杨宪更狭窄。”还告诫太祖,胡惟庸也不适合为相,“丞相好比驾车的马,我担心他会将马车弄翻。” 后来,杨宪、汪广洋、胡惟庸都因事获罪。
洪武三年,朱元璋想拜刘伯温为相,他却坚辞说:“我太疾恶如仇了,又不耐烦处理繁杂事务,如果勉强承担这一重任,恐怕要辜负皇上委托。天下何患无才,只要皇上留心物色就是了。”他淡泊名利一生,为人清廉刚毅,不贪官,不揽权,由此可见一斑。但也有专家认为,作为“一代帝师”的刘伯温,没有走好由帝师转型丞相之路,还几次固辞受爵(易引起猜忌),注定了其“悲惨”之结局。
刘伯温六十一岁时告老还乡。临行前还劝朱元璋“霜雪之后,必有阳春,今国威已立,宜少济以宽大。”临终前遗嘱次子仲璟,待胡惟庸败后上奏朱元璋:“夫为政宽猛如循环,当今之务在修德省刑,祈天永命,诸形胜要害之地,宜与京师声势联络。”
呜呼,刘伯温既是开国功勋,也是治国良辅,为了大明王朝的长治久安,为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可以说是做到了殚精竭虑,竭尽全力,鞠躬尽瘁。
刘伯温归乡做了“隐而不耀”的“处士”,为人十分低调,生活极为简朴,韬光隐迹,惟饮酒弈棋,寄情诗文,口不言功,自称“草民”,就连当地知县小吏也拒而不见。临终前手撕墓图,不准为其修建豪华坟墓。即便这样,他也没能让生性多疑的朱元璋和后来为相的胡惟庸等“省心”。
洪武八年(1375年)正月下旬,不满65岁的刘伯温不得不回京城显示“忠诚”,偶然感染了风寒,朱元璋知道之后,派胡惟庸带御医前往探望治疗。刘伯温按照御医的药方服药后,觉得肚子里好像有一些石块挤压在一起,非常痛苦。三月下旬,已经无法自由活动的刘伯温,在朱元璋特遣人员的护送下,由儿子刘琏陪伴,自京师动身返乡。最后于农历四月十六日卒于故里。六月,葬于乡中夏中之原。
刘伯温的意外之死(与明开国名将李文忠、徐达之死极为相似),实在令人生疑,是丞相胡惟庸因嫉恨所为,还是朱元璋顾虑刘伯温有“异心”、其非凡智慧会危及其子孙后代的江山社稷而授意而为,众说纷纭,成千古之谜。
刘伯温墓(网络图片)
(四)功高名响 流芳千秋万代
刘伯温在辅助朱元璋消灭群雄、推翻元朝、统一全国、建立明朝、巩固明朝统治的历史活动中,发挥了无与伦比的智囊作用,做出了功盖天下的贡献。他博学多识,学究天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懂数理,尤以谋略和诗文见长。相传他所做的一首《烧饼歌》,竟然准确预言了其后中国数百年发生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因此,他也被尊崇为神机妙算、运筹帷幄的超智能“亦神亦人”的代表。
刘伯温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一是作为政治家,他主张“施德政、得民心”。这是刘伯温治理王朝统治理念的核心,也是他建功立业的理论依据。民本思想是其德政的出发点,不仅具有政治性,而且还有经济性,是统治者施政的基本方针,并通过具体实践和一生的亲民行动作出了为民称赞的表率。
二是作为思想家,刘伯温崇尚儒学思想,对明初的学风产生了直接影响,其融会理学诸派,又以儒道互补,体现了明初思想的特征,影响了明初学术思想的走向。
三是作为军事谋略家,刘伯温的“十八策”,特别是提出先灭陈友谅再取张士诚的正确主张,以及诸多军事策略,为朱元璋歼灭群雄、谋取中原、夺取天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四是作为治国良臣,刘伯温建议明朝实行卫所制度,加强了皇帝对军队的控制,对于巩固中央集权起到了重要作用。他积极推进《大明律》的制定,主张对民众要教化,使其明法懂法,对巩固王朝统治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刘伯温在依法加强统治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法治是一个王朝长治久安的有力保证,法律的制定要相对宽松,但是在执行时一定要严格,特别是对执法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对打破中国古代“人治”传统,并使法律日益走向客观、公正,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历史促进作用。
五是作为文学家,刘伯温在文学史上以诗文并著,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明史》有“所为文章,气昌而奇,与宋濂并为一代之宗”之誉。
刘伯温是元明鼎革之际一位举足轻重的诗文大家,其诗文理论力主讽喻之说,提倡理、气并重,重视时代风格。他以诗议政,体现了作者强烈的参政意识和批判精神。其诗古朴雄放,被称为“一代之冠”。
刘伯温也是著名词人,他将词作为抒情言志的重要工具,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艺术上长于兴寄,长于铺叙,且善于用典,词风以婉丽为主。
刘伯温是散文大家,他的散文理、气并重,具有理明气昌与气昌而奇的特点,以关注当时的文化、社会、政治的堕落为特色,给予无情的批评。
刘伯温还是寓言文学大师,其作品不仅内容博大精深,还十分鲜明地表达了他的政治、经济、军事、哲学、伦理、道德等观点,很好的体现了他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刘伯温著述广泛且丰,流传下来有1600多篇诗文,涉及哲学、谋略学、军事、天文、历法、地理、易学和文学等。主要著作有:《郁离子》《覆瓿集》《写情集》《春秋明经》《犁眉公集》《清类天文分野之书》《天文秘略》《白猿经风雨占候》《玉洞金书》《灵棋经注》《解皇极经世稽览图》《三命奇谈滴天髓》《金弹子》《一粒粟》《地理漫兴》《灵城精义》《佐元直指图解》《效颦集》《观象玩占》《演禽图诀》《披肝露胆》《注玉尺经》《多能鄙事》《百战奇略》《烧饼歌》等25部,多数著作被收入《诚意伯文集》(20卷)传世。
《诚意伯文集》有成化本(明成化六年即1470年刊本)、正德本、嘉靖本、隆庆本和1919、1929、1936年版本,1999年版本书名为《刘基集》。其中,《郁离子》(文集)、《卖柑者言》(散文)等都是名作,这些作品想象诡异,寓意深远,最能体现刘伯温不同凡响的才华。
刘伯温生前使用的石磨、石臼和马槽等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