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操场乡在做好疫情防控同时,坚持早谋划,补短板、抓特色,吹响了乡村振兴的号角。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操场乡党委政府牢牢抓住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依托操场乡自然禀赋优势,因村施策,打造出了一批农业特色产业。上松村香菇基地,日均出菇1500斤,并配套建设烘干房、冷库等设施;山泗村20亩鲈鱼养殖基地,采取高密度养殖技术,单季销售鲈鱼5万斤以上;太湖村800亩梅干菜基地利用种植水稻的空窗期,在带动村集体经济增长的同时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塘西村150亩艾草种植基地,既能售卖小苗,也能售卖成株;桂村村依托山林优势,建设小山笋烘干厂。
赤土村脱贫户胡传生的竹荪种植基地里,来了一群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他们挥着锄头、拿着铁铲,分工有序的开沟、播种。胡传生种植竹荪已经5年,从建档立卡贫困户成功脱贫致富,成为了村里的致富能手。当问起种植竹荪情况时,胡传生目光坚定有神:“这几年每年都种植了十来亩左右,大概家庭收入能有个4万左右……这些年来真的要感谢党的政策。”
从脱贫攻坚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通过精准帮扶、因户施策,渐鼓的腰包让他有着发自内心的自信,这种自信,也体现在操场乡每一个实现脱贫的老百姓身上。
“十三五”以来,操场乡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不断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补齐短板,积极向上争资争策,增加了公益类、经营类、到户类等资产项目200余个,累计投入资金5900万元。上松村村庄整治项目、塘西村人居环境改善项目、户厕改造项目……在改善提升村容村貌的同时,也为建设美丽乡村添砖加瓦。
如今“十四五”规划已全面开局,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操场乡党员干部不怕困难,锐利进取,一幅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