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诗《锄禾》(图+注音+朗读)

写《锄禾》这首诗的作者李绅是个大贪官,有一个成语叫做“司空见惯”,就是从李绅那里来的。相传李绅在家里蓄养了很多年轻貌美的家伎。当时,诗人刘禹锡在苏州当刺史,他到李绅府中赴宴时,看上了一个容貌娇艳的歌伎,于是在宴会上写下了《赠李司空妓》一诗,其中有“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一句。后面“司空见惯”这个成语就表示日常经常见到,不惊讶,不好奇的事情。

每日一诗《锄禾》(图+注音+朗读)

诗歌是从小就开始要读要背的东西,今天的这首诗基本上每一个中国人都会背。

作为一个农村长大的娃,最能体会“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场景。湖南省一直是鱼米之乡,八零后的我没有挨过饿,但是小时候见过很多要饭的。那时候这些要饭的通常都是受灾地区,印象中安徽那边过来的多,现在想想也许那时候黄河或者淮河泛滥吧!

我们老家也有受灾的时候,干旱和洪水倒灌都有发生过,一发生就意味着粮食减产,如果要是交完公粮所剩不多的话基本上就得靠红薯补充了。所以也只是没有挨饿而已。自从98年后基本没什么特别大的洪水了,也许是三峡的原因。不过粮食是一年比一年增产 ,原因就是杂交稻技术的革新,这里真的是要感谢袁嗲嗲!

下面一起来赏析一下这首诗吧!

锄禾

唐代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译文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每日一诗《锄禾》(图+注音+朗读)

赏析:

这首诗流传极广,妇孺皆知。

1:语言通俗易懂、节奏明快、朗朗上口。

2:“民以食为天”,诗所描写的内容是大家最熟悉的事情。

3:点出了农民不畏严寒酷暑、雨雪风霜,辛勤劳作的真相。

4:诗人在阐述时并不是抽象地叙述和议论。诗人没有直言农民种地辛苦,只是渲染了农民烈日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形象,让我们对这种艰辛有了更深刻、更具体的感受,使得我们和作者有了一样的感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剥削民众、浪费粮食之人的愤懑。

5:诗人以反问的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由得让我们去想,这一粒粒的粮食皆为滴滴汗水所化。可谓是振聋发聩,让人不觉羞愧起来。也使得此句成为中国传统的“治家格言”,每每用来提醒大家要节约用度,珍惜劳动成果。

和本诗一样展示农民劳作辛苦的作品还有很多,比如白居易的《观刈麦》、杨万里的《悯农》以及李绅的《悯农》。同学们可以去赏读一番,更深入地了解劳动人民的艰辛和粮食的来之不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63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08-06 09:55:55
下一篇 2024-08-06 09:58:51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