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北魏朝,是上世纪60年代。
一次上街,见一位学生手拿排笔,在报纸上捷书,字体挺拔,行笔流畅,有似仿宋体,又不似。我看呆了,上前询问,被告之:“这魏碑体,北魏时流行,是中国文字从隶书体走向正楷书写的演变桥梁。”“可别小看北魏朝,它在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进程中贡献可大了,它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重要朝代,直到现在我们还在享用它的文明成果,你以后一定会知道的。”
斗转星移,岁月如梭,人生匆匆走过了半个世纪。直到退休后的新工作,与园林景观、建筑设计有关,北魏时期的灿烂文化,一下子向我迎面展开,看得我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由此我知道了北魏改革派孝文帝和他祖母冯太后,在他们带领下,北魏屡建奇迹,为我们今天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中国现存最早,至今还在使用的建筑,就是北魏时期建造的山西悬空寺,屹立至今1500多年。还有北魏时期的三大奇书:《洛阳伽蓝记》,作者杨衒之,叙述了北魏洛阳城的寺院、园林建筑,彰显了孝文帝改革后洛阳城的繁华;《水经注》,作者郦道元,记录了中华大地上的一千多条河流,文笔绚烂,语言清丽,以至我们今天外出旅游,经常会听到导游借用郦道元的描写来介绍古老的水系周边的故事;《齐民要术》作者贾思勰,他的著作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巨著。贾思勰被称为农圣,他不但精通农业耕作、畜牧业养殖,还介绍众多美食的制作方法,清蒸鲈鱼、烤乳猪、炒鸡子等,至今还在我们的菜单上。北魏时期的繁华尽显。
2006年,出差洛阳,我去了龙门石窟,它开凿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全盛于唐朝,为世上少有的皇家石窟。佛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是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古阳洞内,我终于看见了源头的魏碑体,字形端正,笔势刚健,富含古拙韵味,被称为“龙门二十品”。魏碑体在隶书体的基础上改革进取,溶合进了草原民族的浑厚刚毅。龙门石窟的代表性石像卢舍那大佛,是根据武则天的容貌仪态雕刻的,她的神秘微笑被称为“东方蒙娜丽莎”。她身着薄丝衣物,细腻到全身舒缓的衣褶,飘逸而灵动。佛像盘腿而坐,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这样的宗教和艺术精品,竞是奠基于北魏时期。2000年,龙门石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它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而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更具有马背民族的彪悍性,是北魏佛教石窟的代表作品。龙门石窟的导游介绍:“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现大同)迁往洛阳,我们今天看到的龙门石窟,是北魏迁都洛阳的产物,这里的石雕大都是被汉化的,而在大同云岗石窟留下的雕像,更具有草原游牧民族的原始性。”
山西省大同市北岳恒山悬空寺。据视觉中国。
此后,北魏灿烂的文化瑰宝一直索绕我心,十五年后我又故地重游,来到山西探访。厚重的历史文化大门,质朴的原始文化,再次扑面而来。首先造访了1500年前北魏时期建造的悬空寺。寺庙悬挂于北岳恒山金龙峡西侧的翠屏峰峭壁间。东边和平型关连接,西边和雁门关连接,远处的五台山高耸入云。我们在登悬空寺的道上行走,悬崖峭壁处,开凿着一个个的方孔,对侧道旁用红色字体标注“北魏栈道”。当年人们在方孔里插入木桩,另一头露出的木桩上铺满厚厚的木板,形成栈道。北魏孝文帝从大同迁往洛阳,走的就是这个栈道。由此,北魏国从草原文明迈向了农耕文明的中心区,并将草原民族的开放性格和佛教文化带到了中原。
我们继续上行,抬头望前山,满眼翠绿中袒露出黄色悬崖,包裹着有似大口内含着降红色的悬空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徐霞客曾形容:“西崖之半,层楼高悬,曲榭斜倚,望之如蜃吐重台者,悬空寺也。”
走近悬空寺,只见整个寺院被27根碗口粗的木柱子支撑着。它被美国《时代》周刋评选为世界十大“岌岌可危”建筑之一(另有意大利比萨斜塔等)。中国诗仙李白,赠它“壮观”二字,刻在半山的石碑上。悬空寺历史上度过了五、六次地震的劫难,但都安然无恙。这是我们祖先建筑构造的智慧。
悬空寺窄窄的走道只能一人行走,全寺大小殿阁四十余间。来到最高层建筑,进入三教殿,只见彩色佛像呈现眼前,中为如来佛、左边孔子像、右边老子像。孔子“克己复礼”,老子“无为而治”,如来“普渡众生”,佛、儒、道共主和睦,在全国寺庙中罕见。
而云岗石窟,位于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南,东西延绵一公里,大小窟龛252个,造像15000个。它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云岗石窟的经典之作“露天大佛”,是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的形象,塑像大伟,躯体伟岸,着偏袒右肩的袈裟,双肩宽厚,脸颊丰满,呼之欲出,慈爱可亲。鲜卑民族在迁都洛阳前,就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并将罗马文化、巴比伦文化等多种艺术文化融合在一起,体现在云岗石窟的雕琢上。
云岗石窟第5、6窟,是彩绘雕凿的精华,也是北魏最富强时开凿的。第5窟内是孝文帝拓跋宏的坐佛雕像,佛高17米,一只脚面能站立12个人,是云岗石窟最高大的佛像。第6窟主题是佛母塔,是孝文帝为祖母冯太后雕凿并祈福之地。冯太后是汉族人,北魏中期改革中,对孝文帝产生过重要影响。
孝文帝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他的改革措施有禁胡语,学汉语;改汉姓(鲜卑人通常是复姓,后改为元、刘等姓);迁都洛阳;推行汉化,穿汉服,循汉俗;和汉人通婚,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等等。这些改革,为其后的隋朝,尤其是唐朝的繁荣打下了基础,唐朝李世民家族的血缘里半数基因为鲜卑族。国学大师陈寅恪说:“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即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我敬佩北魏游牧民族海纳百川包容兼备的气度,也敬佩冯太后对孙子孝文帝的教育和扶持。唐朝诗人温庭筠在冯太后墓前赋诗,诗中有句“春深岩畔花争放,秋尽祠前草自斑”,道尽北魏的兴衰与沧桑。他们的子孙在接受汉文化后,经济发展了,却沉湎于贪图享乐,以至灭国。这正应验了李商隐所写的那句诗: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