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一咖啡店店主5日在脸书上发帖称,为维护员工和其他顾客的权益,将对吵闹的小孩多收取15%的费用,若增加一名熊孩子,再收10%的费用。若共携带4名吵闹的熊孩子,整家人都要离开咖啡店。
此贴一出,网友就沸腾了。话题顿时就登上了热搜,阅读量达到了2亿,讨论量也上升到3.4万。
大部份的网友对吵闹的熊孩子收费都非常赞同,因为现在熊孩子不仅在家里“凶”,在外面更“凶”,导致现在的公共场所都成了熊孩子的地盘。所以网友还积极建议推广到高铁、飞机、餐厅、影院等公众场所中。
可见,熊孩子的吵闹和尖叫令人多么难以忍受和深恶痛绝。大部份人都深受熊孩子吵闹、尖叫的困扰,苦于无奈只能长期饱受噪音摧残。因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熊孩子背后还有更高段位且护犊子的熊家长。
但是不为人母,不知养儿辛苦。
有些父母表示比起教育孩子更愿意去搬砖,自已的孩子犯错家长比谁都自责,但是父母也是人,精力有限,总有顾不到的时候,所以还是希望社会能够多一点宽容和理解。
(一) 孩子尖叫的威力有多大?
社会都呼吁人们给予孩子更多的宽容和理解,但是熊孩子尖叫的威力到底有多大?是否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呢?
国外一位身为物理学家的母亲在自己的博客中提到,她测试出女儿哭闹声是 122 分贝,而熊孩子尖叫声高达129分贝,人类正常交谈的话语声在40~60分贝之间。
按普通人的听觉
0 -2 0 分贝 很静、几乎感觉不到。
2 0 -4 0 分贝安静、犹如轻声絮语。
4 0 -6 0 分贝一般。
普通室内谈话
6 0 -7 0 分贝吵闹、有损神经。
7 0 -9 0 分贝很吵、神经细胞受到破坏。
9 0 -1 0 0 分贝 吵闹加剧、听力受损。
1 0 0 -1 2 0 分贝难以忍受、呆一分钟即暂时致聋。
结果表明,并不是我们矫情、心胸狭隘,没有同理心、不够宽容,而是熊孩子的尖叫声分贝已经超出了我们听力所承受的正常值,所以才会令人烦躁和无法忍受。
国家对噪声限值规定最高级别第四类也不过才70分贝,而熊孩子尖叫的分贝如此之高,对我们日常生活真的不会造成影响吗?
@为什么总是找不到合适的昵称:“有一次高铁上小孩子太烦了,大人也不管,自己也跟着几个人一直说话,烦死了,高谈阔论,隔着一排,从上车一直在哔哔。”
@咚雾少女:“昨天在电影院遇到一个熊孩子,电影正在播放,一个男孩在各个厅门口大喊7号厅,影院本来就是封闭的空间,所以他大喊的声音格外刺耳,声音在整个播放厅回荡,根本没办法正常观看,只能提前离场了。”
@网友猪猪:“昨天我结婚3周年纪念日,于是我和老公选择了一家环境好,很浪漫,价格也不便宜的餐厅。我们边吃边小声聊天,餐厅的音乐也很应景,挺愉快的!这个时候3个4岁左右的小孩在餐厅里跑来跑去的,并且高声尖叫。
服务员过去阻止,家长还觉得没事。很多人都嫌弃的看着那家人,纷纷离开,我们也受不了,我属于一听见小孩的尖叫头都要爆炸那种,而且十分难受,没有吃完就打包离开了。”
有网友形容熊孩子高频的尖叫声,像防空警报一样的,比小时候听到的那种黑板擦的金属角刮黑板还膈应人。
噪音会令人焦躁不安、容易激动,如果长期处在这种环境中,甚至还会影响人的神经系统, 还有可能引起神经衰弱症候群(如头痛、头晕、耳鸣、记忆力衰退、视力降低等)。
(二)孩子为什么会无故尖叫?
没有无缘无故地吵闹,孩子在尖叫或者吵闹的时候,肯定是想表达些什么。所以当孩子吵闹甚至大声尖叫的时候,父母应该做些什么呢?
首先应该是倾听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他为什么尖叫?其次是了解孩子的需求,他的尖叫是想要得到些什么?
了解原因和需求,才能够对症下药,真正地解决问题。
其实孩子尖叫的原因无非是以下几种情况:
01错误的情绪表达
孩子也是有情绪的,他们也有喜怒哀乐,但是由于年纪尚小,还未掌握正确的表达方式。所以会用自己的表达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情绪,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懂得大声啼哭引起父母的注意和表达需求。比如饿了、热、不舒服等。
所以尖叫也是他们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比如和小伙伴玩嗨了,会大声尖叫,来表达内心的喜悦。生气愤怒的时候,也会通过尖叫来排解内心怒气。伤心的时候,会通过哭喊和大声尖叫来表达自己的不开心。
这个时候家长应该想办法让孩子先静下来,然后聆听孩子的真实想法,而不是大声呵斥教育,这样会令孩子感觉自己的情绪表达是错误的,自己是没有能力的,甚至以为自己是不被爱的。
只有让孩子对情绪有正确的认知,才能引导孩子使用合适的表达方式来正确地表达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