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25 日,嫦娥六号结束了为期近 2 个月的月球之旅,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成功着陆,将人类首个月背样本带回了地球。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日前发表于 The Innovation 的文章指出,这份重量约 2 公斤的月背样本,有望揭示月球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科学问题之一:什么导致了月球两侧的差异。
在嫦娥六号之前,人类一共成功执行了 9 次月球样本返回任务。其中,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阿波罗计划在 1969 年至1972 年间执行了 6 次载人登月任务(阿波罗 11 号至 17 号,其中 13 号任务未能着陆),分 5 次共带回了约 382 公斤的月球岩石和尘埃样本;苏联的月球(Luna)探测器在 20 世纪 60 年代和 70 年代进行了 3 次成功的样本返回任务(月球 16 号、20 号和 24 号),总共带回了大约 0.3 公斤的月球样本;中国的嫦娥五号探测器则于 2020 年成功从月球近地侧的吕姆克山(Mons Rümker)地区采集了约 1.7 公斤的月球样本并返回地球。不过,这些样本都来自月球朝向地球的一面。
由于潮汐锁定效应,月球总是以相同的一面朝向地球,使得月球背面对于地球上的观察者一直是个谜。2019 年 1 月 3 日,中国的嫦娥四号任务首次在月球背面着陆,并在冯·卡门撞击坑内执行了探测任务。2024 年 5 月3 日,嫦娥六号探测器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6 月 2 日在阿波罗撞击坑的玄武岩单元成功着陆。该撞击坑是南极—艾肯盆地内部最大的撞击坑。南极—艾肯盆地是月球表面最大、最深、最古老的撞击盆地。除了从表面收集土壤外,探测器还通过钻取和表取的方式采集了以该地点玄武岩为主的样品。这些物质可以为分析月球表面撞击历史、物质迁移规律以及月球正面和背面的差异性成因机制等问题提供关键信息。
根据嫦娥六号着陆点的地质特征,研究人员预计采集的样品主要为着陆区年龄约 25 亿年的玄武岩,以及少量源自遥远撞击点的外来溅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