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对篮球比较关注的朋友,一定知道08年的那支男篮国家队。
当时,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赛场上,08男篮披荆斩棘、过关斩将,一路闯进了奥运会八强,在家门口取得了历史最佳的好成绩,赢得了广大球迷的喝彩。
这支由姚明、易建联、王治郅率领的国家队可谓是星光熠熠,几乎每一位成员都能被人们叫得出名号。不过,相比早已打出名堂的球员来说,这支国家队的主教练似乎并没有那么有名,因为他是一名外国人。
尤纳斯
可为什么我们会请一位外国人来做国家队主教练呢?
尤纳斯·卡兹劳斯卡斯——这位来自立陶宛的传奇教练,在国家赛场上也有着赫赫战绩,甚至曾经率领着立陶宛取得过亚特兰大奥运会铜牌的好成绩。2000年还荣膺欧洲最佳教练称号,被称为欧洲的“篮球恺撒”。
除了功劳本上璀璨的战绩以外,能够聘请尤纳斯也是得益于当时我国与立陶宛友好的国际关系。当时这位前身是苏联成员的东欧国家与我国经常有贸易往来,双方也进行过多次合作。
然而,到了最近几年,立陶宛因为实行反俄亲美的政策,倒向了西方国家的怀抱。这样一来,我们也成为了他的一个“对手”。
尤纳斯
尤其是在2021年7月,立陶宛外交部公然叫嚣要在台湾设立办事处,严重地违反了“一个中国”的外交原则,对我们进行明目张胆的挑衅,这也让两国关系愈发的紧张了。
可为什么这个波罗的海的边陲小国会有如此大的底气?竟然敢同时与俄罗斯和中国两个大国“反目成仇”?
立陶宛的发展史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这一物种刚刚出现的时候,波罗的海东岸的立陶宛地区就已经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了。
不过由于这里森林繁盛,适合人类居住的平原稀少,所以一直到了5世纪的时候,才开始出现阶级社会。
立陶宛国旗
1009年,在奎德林堡编年史中,第一次提起了“立陶宛”的这一名称。
到了12世纪,由于西方日耳曼人的东移和不断扩张,立陶宛地区也和周边各个国家一样,受到了日耳曼人的侵略。
除了西边的日耳曼人以外,北边的罗斯人也开始瞄向了立陶宛的这片土地。顿时间,立陶宛地区成为了众多种族相争的“四战之地”。
在经过多年的混战以后,1240年,立陶宛地区成立了统一的“立陶宛大公国”,这也是立陶宛历史上第一个集权性质的国家。
由于大一统国家的诞生,人民对于种族的认知意识也逐渐强烈。在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以后,在这片土地上又延伸出了“立陶宛民族”。
14-15世纪,立陶宛大公国的领土大部分在西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由于领土处在大国的夹缝之中,所以立陶宛大公国也避免不了被邻居们觊觎的危险处境。
16世纪,东方的俄国与西边的波兰王国先后对立陶宛大公国发起了进攻。
到了1569年,受限于国家的实力差距,立陶宛大公国在战争中屡屡失利,于是与波兰签订了《卢布林条约》,双方合并成为了“波兰立陶宛王国”。
在与波兰合并以后,波兰立陶宛王国成为了整个欧洲领土最大的国家,一时傲视群雄。
不过,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在自己的旁边出现了这么大的一个国家,俄国对此难以容忍。于是,在接下来的近二百年时间里,双发又爆发了多次大规模的战争和冲突。
也许是注定了这片地区始终要在他国的领导下才能生存。
立陶宛地理位置
虽然与波兰合并以后,国家实力大幅度增长,但是由于俄国更加强大的军事实力,最终,立陶宛再一次败下阵来。
1795年,除克莱佩达边区外的整个立陶宛地区,都并入了俄国,成为了沙俄的仆从国之一。
在之后的120年里,立陶宛人民在沙俄的压迫下又进行了多次的反抗起义,不过都因为力量不足而导致失败。
到了20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立陶宛又被德国占领,成为了下辖的领土。
一直到了1918年,立陶宛那颠沛流离的命运才得以改变。
1917年11月7日,俄国人民在弗拉基米尔·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推翻了地主资产阶级政权,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十月革命”的一声枪响,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历史进程,其中也包括了立陶宛的命运。
随着压在头上的沙俄政权被推翻,1918年2月16日,立陶宛宣布独立。后来,为了响应列宁的号召,立陶宛又以成员国的身份吗,加入到了苏联,成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一份子。
随风而倒的性格在加入到苏维埃阵营以后,立陶宛也仍然没有看清周围的局势、放弃想要从中独立的想法。
在加入到苏联仅仅三个月后,1919年2月立陶宛和白俄罗斯联合组成立陶宛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同年8月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并宣布独立。
后来,苏联为了尊重立陶宛的国家主权意愿,与其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然而,这却给法西斯分子带去了可乘之机。
1926年12月,由于立陶宛国内极端民族主义分子的煽动,法西斯政党发动了政变,成功推倒了亲苏政府,操控了整个立陶宛的政权,并开始逐渐向西方法西斯的势力靠近。
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苏联与德国瓜分波兰,立陶宛也被苏联军队攻占了。后来随着战争的进行,苏德战争爆发,立陶宛又再度易主,第二次被德国占领。
一直到1944年,苏联红军发动反攻,立陶宛才被成功收回到苏联的阵营之中。
也许正是长期处于这种被其他各国来回占据的发展历程之中,立陶宛也要成了“随风而倒”的国家性格。只要是能够保障自己的国家利益,那么不管对方是谁,立陶宛都会向强大的一方进行靠拢。
在重新回到苏联的阵营之中以后,立陶宛认清了自己如果独立出去,在东西方的夹缝之中是不会得到丝毫的安全保障的,于是就再也没有提起过这件事。
然而,对于随风而倒的国家性格来说,当你强大的时候,它会一直依靠着你,那么当你虚弱的时候,它自然也就会离你而去了。
1990年,在苏联解体的前夕,整个国家的经济市场已经崩塌,国内外政局也十分不稳定,强大的工业体系也到了终结的边缘。
于是,这个时候,立陶宛再一次瞅准时机跳了出来。
3月11日,立陶宛宣布脱离苏联,独立成国。但是苏联当时并没有承认立陶宛的独立,指责其是非法建国。一直到了一年以后,眼看解体已成定局,苏联才承认了立陶宛的合法地位。
1991年9月17日,立陶宛正式加入了联合国,终于完成了自己500多年来的夙愿。
不过,虽然立陶宛终于成功地独立了出去。但是面临着东西方阵营的变化,善于见风使舵的立陶宛政党又开始了摆弄他们那些左右摇摆的伎俩。
“亲西方反东方”的国家政策在苏联倒台以后,世界格局再一次发生了变化,维持了四十年的冷战格局终于宣告了结束,世界赢来了以美国为首的“一超多强”的整体局面,在东西方的较量中,西方国家开始占据了上风。
这也让立陶宛的位置和角色再次发生了转变。
之前由于是苏联的成员国,所以立陶宛也一直都是东方阵营中的一份子,可当苏联倒台以后,面对着强大的西方世界,套碗迅速调转了船头,向着西方国家的怀抱中驶去了。
让立陶宛的态度发生转变的原因,除了西方世界的强大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它与俄罗斯之间的恩怨。
众所周知,不管是苏联还是它的接班人俄罗斯,一直都是西方国家的一个眼中钉肉中刺,不管是在经济上还是军事上,美国和欧洲对于俄罗斯的封锁一直持续不断。
而立陶宛历史上本来就与俄罗斯有过多年的恩怨纠缠,所以在倒向西方国家的同时,立陶宛也制定了一系列针对俄罗斯的制裁政策,以此作为它改换门庭的“投名状”。
在2004年3月份,立陶宛正式加入到以美国为首的军事组织“北约”。彻底站在了俄罗斯的对立面。
同年五月,立陶宛又加入到了欧盟,脱落了与俄罗斯之间的双边贸易。
在军事上和经济上给予了俄罗斯双重打击。
而在看到立陶宛的“诚意”以后,西方国家也开始给予立陶宛一些“好处”。
先是帮助立陶宛实行经济市场化,之后美国和德国英国又因其是“北约”的成员国,所以为立陶宛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还将自己的战机停在了立陶宛的机场里,俨然是将这里当做了他们的一个“空军基地”。
不过,立陶宛这个仅仅只有300万人口的小国也只不过是被西方国家当做是一把扼制俄罗斯的匕首而已。
而立陶宛对于中国的态度,相比对俄罗斯来说要显得复杂得多。
在立陶宛刚刚脱离出苏联时,中国就与其建立了外交关系。所以双方一开始的关系还是比较融洽的。毕竟两国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恩怨纠葛,又同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相互扶持要大于相互敌视。
在两国建交以后,为了打通与欧洲的贸易渠道,立陶宛独特的地理位置对于我们也是颇为重要,所以两国每一年都会进行双边贸易。
2011年的时候,中立双方还签订了文化交流合作项目,进一步加强了彼此之间的紧密合作。
后来,由中国主导的“丝绸之路”贸易项目也是将立陶宛定为了主要合作对象之一,可以说是给足了立陶宛在经济上的帮助,两国关系再度升温。
就在中立两国的外交关系看似好像要一直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2021年立陶宛的一项决定,让两国关系急转直下,走向了破裂的边缘。
2021年7月,立陶宛公然叫嚣要在台湾设立“办事处”,向“一个中国”的原则发出挑衅,这也让经营了多年的两国关系走向了破裂的边缘。
而究其原因,无非是近几年来,中国飞速的发展对西方世界的霸权主义造成威胁,所以它们就拿立陶宛来当做刀子向中国先行发难。还有就是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日渐亲密,这也让立陶宛感觉到不舒服。
最终,在与中国的关系上,立陶宛选择了“以怨报德”,坚定地站在了西方的阵营中,心甘情愿地做其傀儡,完全无视了两国多年来的合作和两国人民为此付出的努力。
也许这也跟他们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形成的“随风而倒”的外交性格有着极大的关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