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刘轶琳、汪伟秋、曹磊、许明4月6日报道:昨晚,一条4分25秒长的电话录音火了,一位被医院急召的护士,与所在小区居委书记的对话让无数人听后破了防……
昨天深夜,东方网记者在上海市虹口区通州路上的香港丽园小区,找到了录音里“哭了”的居民区党总支手机刘苗,刚刚脱下防护服送走防疫人员,手机里的微信仍旧响个不停,“一会儿有送抗原试剂的来……”隔着小区大门的围栏,趁着接打电话的空隙,东方网记者与他聊了聊。
东方网:什么时候知道这个录音火了?
刘苗:事情是发生在4月4日上午,那天一整天上海是全市核酸筛查,我们小区也在做检测,我也没机会看微信,一直到当天晚上才听说。
东方网:录音里当时是什么情况?
刘苗:这个护士是我们小区居民,她住的楼是封控状态,她之前已经跟我沟通过几次了,当天是打电话给我,我当时就说,你住的楼是有感染者的,要跟工作单位讲清楚。说实话她是护士,医院这时候叫她回去,我们一定是支持的。但我需要对我们居民区负责,所以我要确定一下。
东方网:说着说着怎么会掉眼泪的?
刘苗:当时确实感觉有点压力,怎么做居民工作我懂,但防疫技术不是我的专长,而且当时我们小区在做核酸,我就在现场,穿着“大白”的衣服,接电话开了免提,听不太清,所以有点着急。我就问她是谁叫她回去的,知不知道我们小区的情况,有没有这个返岗条件。她说是她们护士长,那我说,专业的事情就由他们把控,我可以放人。
东方网:后来放她出去了吗?
刘苗:我当时想了一下,还是建议她先把核酸筛查做了再出去,因为我猜想她返回医院,肯定也需要出示48小时核酸报告的。之后她把承诺书和相关证明都发给我了,那就可以放她出去了。
东方网:这样的情况在封控期间多吗?
刘苗:我今天又仔细看了一下我们的出入登记,我们小区有30多个这样的情况,都写了承诺书、登记了资料,到目前为止从我手上放出去的人,没有一个是放错的,他们回来后都向我们报备了。不管是谁,他出去是确确实实有需要的,或者说疾病重病,包括我们有个孕妇,小区封控第一天就有早产征兆,我们了解了及时放行了,当天孩子就生下来了,现在已经回来了。
在对话中东方网记者了解到,刘苗是位转业军人,1995年入伍、2012年转业,在部队待了16年,而且就在上海的“南京路上好八连”。
说起从军经历,刘苗说,“我那时候在南京路,我们好八连就是经常性为人民服务的,我也喜欢和人打交道。”所以,在转业去国企工作一段时间后,刘苗有了去社区工作的机会,2019年10月,他来到了社区,从书记助理做起,并且自2021年夏天开始,到香港丽园小区当了居委书记。
但真到了与老百姓面对面的岗位上,很爱和人打交道的刘苗还是有些犯愁,“在部队都是男性,关系比较好处理,到了居民区,上有百岁老人、下有刚出生的婴儿,要帮助调节家庭矛盾、上下楼邻里关系,像空调滴水这样的小矛盾……”不过,刘苗自认为还是个乐观的人,“所以我泪点也比较低吧……”
刘苗说,小区实际上这一次3月28日就因为有感染者封控了,“我们小区有1383户,人数基本稳定在3650人,居委人手不多,都住在了居委会,我们在这里,老百姓就觉得有感觉了,一点不慌了。”
此外,这次让刘苗特别感动的是,小区有160多位居民举手帮忙,很多都是共产党员,“以前大家都忙着上班,没想到这一次都来报到了,还给我们送物资送慰问,怕我们吃不饱。”
看到最近网上对社区工作的一些议论,刘苗说,“我相信很多人不是单纯的抱怨,是在想怎么把家园守好,更快地把疫情解决掉,比如我们的小区居民,通过这段时间,慢慢地适应接受了,从最开始封一幢楼,大家恐慌,到现在整个封控;从要捅鼻子验核酸,到对抗原检测有排斥,再到现在完全配合这些检测,已经完全适应了,遇到这个病毒,不会再有那种如临大敌的恐慌了。”
断断续续的20分钟对话,最后被来送防疫物资的司机电话打断了,与我们匆匆告别,刘苗又带着小区保安忙去了,这时,已是深夜11点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