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以后
天气渐热
一碗美味鲜香、营养丰富的羊肉汤
是很多美食爱好者夏日里难忘的滚烫记忆
夏天不该吃冰的吗?
为什么还吃温补的羊肉?
羊肉可祛风驱寒,看似与三伏天的暑热格格不入。
其实,除了冬天,另外一个适合吃羊肉的时机就是最热的三伏天。
不仅如此,还形成了一个重要的节日——“伏羊节”!
1、伏羊节的由来
伏羊节是中华传统美食节日,于每年传统农历初伏之日开始,至末伏结束,持续一个月。“伏天吃伏羊”在黄淮海地区有悠久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尧舜时期。自古以来,民间就有“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
所谓“伏羊”,是指入伏以后的羊,羊经春夏两季的饲养,膘肥肉嫩,宰杀后肉味醇,膻味小,汤汁鲜美。
在炎热的三伏天,吃性热的羊肉,伴以葱、姜、蒜等热性作料,能刺激人体大量排汗,有助于排除体热。
2、羊肉哪里最好吃?
对于羊肉爱好者来说,羊肉浑身都是宝,但不同部位的羊肉有着不同的滋味,烹饪上方法上也会有所不同的,有人评出了羊最好吃的六个部位,羊肉党千万别错过:
NO1:最鲜嫩的上脑肉
羊的全身部位最细嫩的莫过于“上脑肉”,价格略贵,自然也是精华。它位于脖颈后与脊骨两侧的肋条前,因接近头部,故称上脑。
它最大的特性就是脂肪沉积于肉质内,两两相互交杂,形似大理石一样的花斑,富有凌乱的美感,肥瘦兼并,质地鲜嫩,入口即化般,膻味几乎没有,非常适合熘、炒、煎、烤与涮火锅。
NO2:纤维丰富的里脊肉
羊外脊和羊里脊并不是一个地方的肉,脊背上的肉是外脊,贯穿整个脊背才是一条羊里脊肉,非常嫩,也叫羊菲力,价格贵,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也被称为“肉中娇子”。
它的特性是肉质细长,肌肉纤维丰富,肉质软嫩,属于羊肉里最鲜嫩的瘦肉。非常适合熘、炒、炸、煎、烤、涮等。
NO3:筋膜少的羊脖子肉
羊脖子肉脂肪少却瘦肉多,羊脖子随时都在动,肌肉较为发达,属于“活肉”,肥瘦兼并,肉质干实,几乎没有脂肪层,有一点点筋膜夹杂,却能增加肉质筋道与口感,且膻味较轻。
非常适合羊肉馅儿和羊肉丸子,也可炖煮煲汤和红焖。
NO4:肌肉紧实的羊前腿肉
虽然羊后腿肉粗壮且肉多,但前腿活动量很大,肌肉更为发达紧实有韧劲,也就是瘦多肥少。
后腿肉筋膜更多,而前腿肉筋膜略微少一些,所以后腿肉的口感是赶不上前腿肉的,前腿其中三分之二是瘦肉及三分之一是肥肉,非常适合红烧、爆炒,羊肉串、烤羊腿、羊肉饺子馅儿等。
NO5:西餐厅的羊肋排肉
肋排肉与猪排牛排相同,这里肥瘦相间而无筋,外面覆盖一层薄薄的白膜,皮脂层丰厚,膻味小,肥瘦结合之后,属于越肥就越嫩的道理,属于脂肪覆盖率更好,质地松软,肉质细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氨基酸,西餐必备的法式菜品。
肉摊上这种羊肋排较多,有白色膜还是很好辨认的,非常适合,涮、炒、爆、红烧、红焖等。
NO6:夸张的羊蝎子肉
羊蝎子肉,也就是带里脊肉和脊髓,完整的羊脊椎骨,形似蝎子,常以清汤炖煮,火锅为主,当然还有红烧。其骨多髓而不滑,其汤浓香而无膻,被称为“补钙之王”。
某些黄金地段,都会有羊蝎子火锅,受欢迎程度超乎了你的想象,可见其重要性和美味。
3、夏季吃羊肉的注意事项
夏日天气湿热,人们食欲减退,体内积热,在伏天吃羊肉是以热制热,排汗排毒,将冬春之毒、湿气驱除。
餐饮专业人士表示,三伏天吃羊,“既要吃肉又要喝汤”,建议尽量采用清淡的烹饪方式,避免烧烤等方式,同时避免加入辛辣的作料,以此来“降火”。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吃羊肉、喝羊汤是药食同源的一道菜。“吃伏羊”一定要控制好量,每一伏吃一斤到一斤半羊肉即可。体质比较弱、气血比较虚的人食用时可以加一些枸杞、当归。
另外,伏天吃羊肉不宜在冷气过低的地方进食,食用羊肉后不宜喝浓茶,或大量吃西瓜,容易造成肠胃的不适。羊肉性热,吃时最好配些凉性、平性的蔬菜。
启缘生活 ,以“新启缘·优生活”为理念,秉承“高标准、严要求、优中选优”的原则。甄选优质生活产品,打造精致高雅的购物生活馆,满足用户对时尚生活、品质生活、健康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