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相信大家对这首诗都耳熟能详,但其作者李商隐的一生,却仕途坎坷,一生抱负无处施展,带着悲情的色彩。
李商隐出生在唐朝晚期的一个小官宦家庭,少年时他刻苦读书,发奋图强,只为有朝一日能够金榜高中,光耀李家门楣。
李商隐9岁时跟随父亲去江南客居,江南的温山软水,诗情画意在诗人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美好的记忆,也造就了他颇具江南情调的诗风。
诗人李商隐在10岁时,父亲早逝,一家的生计重担落在年幼的诗人身上,单薄的少年几经辗转寻得一份舂米和佣书的活计。舂米就是用大锤砸掉稻谷上的谷壳。佣书就是给官府手抄文书。调米和庸俗都是杂碎而又繁重的活计,报酬却寥寥无几。
几经科举,天资聪颖、满腹经纶的李商隐却屡试不中,让他对未来充满了不满和迷茫。最终在他25岁时才进士及第,成为了屹立在风雨中也依然坚强的松柏之材。
然而由于晚唐时期的官场腐败,派系纷争,世事变幻莫测,李商隐的仕途之路坎坷不平,中年时被调任弘农(今河南省灵宝县)县尉,后因受到上司孙简的排挤,最终请辞归乡。
少年时的抱负无处施展,多年的劳累奔波已让诗人疲惫不堪,在辞官归乡后,李商隐与妻子同住在永乐乡村,度过了一段惬意而又甜美的闲居生活。
在永乐乡下闲居的时候,是李商隐诗作创作的高峰。他将人生的失落和仕途的不如意,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期望,都融入到一行一行的诗句中,为后人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经典佳作。
李商隐成为晚唐文人中最凄惨的例子,他一生居无定所,生活贫困潦倒,其诗歌多伤感悲伤,并借古讽今,隐秘朦胧,用词严谨,对仗工整。曾和杜牧一起,被后人并称为“小李杜”。
李商隐的诗擅于运用比喻,并常常引经据典来象征现实,被后人称为“义山体”。由于诗人一生都在夹缝中求生存,其感伤主题的诗歌风格,引领了唐诗最后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