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英”一词最早出现在屈原的《离骚》之中,原诗为“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网上的对“落英”的解释多为“落花”。可问题随之而来,菊花凋零后是花瓣是基本不落下的,所以有东坡有“菊残犹有傲霜枝”之句,更有郑思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之句。那么,既然菊花凋零不落,那诗中的“落英”应当做如何解释呢?
司马相如《上林赋》中有“垂条扶於,落英幡纚”之句,这个落英肯定是落花。陶渊明《桃花源记》有“落英缤纷”之句,此处的落英显然是指落下的桃花,后来南北朝萧衍化用了屈原那一句到自己的诗作《游钟山大爱敬寺》里“落英分绮色。坠露散珠圆”。可以看出,因为有“绮色”二字,这个落英完全是指落花。如果再从唐朝之后的诗词里找“落英”二字,几乎都可以肯定是落花之意无疑。
如果落英做落花解,可是菊花不落。如果菊花不落,那么为什么屈原诗里的菊花会落呢?还是说《离骚》中的“落英”做为原始典故,其所指的并不是落花?
古人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有人说这个“落”字是大的意思,也就是说屈原在品尝秋菊。但如果做这种解释,那么直接说“夕餐秋菊”即可,根本没有必要在后面加上一个“落英”,岂不多此一举?!何况屈原那种大诗人?
有人说,“落”含有初始的意思。小可查了一下,果然如此。落英的“落”和落成典礼的“落”意思相同,都含有初始,完工之意。如果做初始讲,那么就是说屈原在品尝刚开的秋菊(苞蕾或雏菊)。再看屈原的其它作品不难得知,屈原喜欢戴花,插花,佩花,但以花为食的记录几乎没有。在屈原的诗里,花草或或喻美人或喻品德。在他的定义中,花是美丽的化身,那么把美丽吃掉总觉得有些不符逻辑。
宋朝史学家姚宽在自己的书中引用了东晋许询的一句诗“青松凝素髓,秋菊落芳英”,据书中记载,沈约为这一句做了注解,“英,叶也,言食秋菊之叶”。显然,屈原“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落英既不是菊花,也不是雏菊,更不是花苞,而是指的是菊花的叶子。
因此,屈原该诗句的大意应为饮花间之露,食秋菊之叶,这个画面应当符合所有逻辑,而且毫无违和。
唐朝诗人韦应物有一首五言古诗《效陶彭泽》,全诗如下:
霜露悴百草,时菊独妍华。物性有如此,寒暑其奈何。
掇英泛浊醪,日入会田家。尽醉茅檐下,一生岂在多。
可以看出,此诗写的就是菊花,而且是写实。关键在第三句“掇英泛浊醪”,掇,拾捡之意。英,不可能是菊花,因为菊花不落,所以必然是指菊花的叶子。
我们可以肯定,至少在最开始的时候,落英和落花根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精准地讲
落英的同义词是落叶,落木。
落花的同义词是落红,残红。
不难发现,落英由“落叶”变成“落花”完全是因为一个美丽的误会,并且由于屈原这个超级IP的存在,“落英”自然而然地就变成了“落花”,而落英的本来含义则慢慢演变成了落叶,落木。
有意思的是,这个菊花不落之事在宋朝也引发过一起小争执,甚至还写在元曲里,《警世通言》也采用了这个故事。大意为:王安石写了一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则表示质疑,并且写诗认为“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从此句看应当是建议王安石写诗需要认真观察,据说王安石看到东坡的评论后说,自己这么写是因为屈原在《离骚》中就有“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既然菊有落英,当然 “吹落黄花”完全成立。
如果按纯属巧合来看,小可觉得还是辛弃疾高出一筹。他在《水调歌头》中写道“手把离骚读遍,自扫落英餐罢,杖屦晓霜浓。”在《木兰花慢》中写道“只东篱、搔首亦风流。与客朝餐一笑,落英饱便归休。”至于这里的落英指的是落花,还是落叶,惟有他自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