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一个不平凡的节日。从2008年开始,清明节正式成为我国的法定节日。这也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法定放假的节气。为什么24节气中,只有清明节放假?
2020年24节气日期表:
2020年节假日放假日期:
24节气中,只有清明节入选法定假日!
很多朋友知道清明节的来历,但我们也要告诉学生们、孩子们,为什么清明节这么重要?
首先,告诉学生们清明节的来历。清明节大约再周朝时期就有了,起初清明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气,春回大地,是春耕春种的重要时节,因此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后来,由于清明节与寒食节接近,而寒食节禁火扫墓的日子,后来两个节日合二为一,寒食节也成了清明的别称,扫墓便成了清明节的习俗。
关于寒食节扫墓,是来自于东周春秋时期的传说:
介子推为救饥寒交迫的重耳,割下自己的肉给重耳吃,希望日后他安然回国,当上国君,并勤政爱民。十多年后,重耳成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并逐一犒赏流亡期间帮助过他的人,却忘了介子推,后来突然想起,便差人请介之推前来领赏。
可是,介子推不愿意领赏,他认为当初救重耳不是为了功名,只是希望他做一个勤政爱民的君主。于是他和母亲到深山隐居。晋文公带着兵马在山中找了好些天找不到,这时候有人提议放火烧山,介子推是孝子,一定为了救母亲而出来。
可是,大火烧了三日三夜,仍不见介子推出来。火熄灭后,人们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介子推背着母亲的尸体。晋文公非常伤心和懊悔,将二人安葬在柳树下。晋文公将放火烧山的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人民禁止用火,寒食一天,以纪念介之推的忠诚。
后来这一天禁火吃冷食,扫墓缅怀先烈故人,同时也会踏青植树,化悲思为力量。
寒食节扫墓,是为忠孝,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后来寒食节消失,而清明节取而代之成为一个独立的节日传承至今。
其次,告诉学生们,清明节的重大意义。从清明节(寒食节)的来历,可以知道,清明作为24节气,原本就是春回大地、雨量增多、一片清明景象,是春耕春种、生命蓬发的时节。也正因为这个时候,更是要明白,今天的好日子,是无数逝者以生命奠基而成。那些先烈英灵、祖先古人,没有他们曾经的付出、牺牲,就没有今天安乐的好日子,就没有今天和谐美好的好气氛,就没有今天的繁荣景象。
追思和敬慕,敬慕那些忠诚于国家、民族,为了理想信念而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追思那些默默无闻却奉献了一生的逝者们。
今天,清明节扫墓是中华民族的一大习俗。通过这一习俗,让学生们缅怀革命先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这对于我们的民族、国家、时代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再次,告诉学生们,清明节的其他习俗。清明节最重要的习俗就是扫墓、祭祀。
从古至今,有很多清明祭祀的习俗。
比如,扫墓。会把酒、食物、水果、纸币和其他物品带到墓地。会烧纸钱,拔除墓前后杂草,培育新的土壤,修整坟墓,折几根新鲜的绿色树枝,或者送上鲜花,把它们插在坟墓上,然后磕头向他们致敬。
唐代杜牧的《清明》一诗也描述了古人清明前往祭祀和扫墓的景象: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让人读了后,触景生情、悲从心起、缅怀思念、借酒消愁,但最后一句又让人眼前一亮,画面鲜明生动。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也告诉我们,要化悲思为力量,为生命的欢快,继续前行。
所以,清明节也有很多其他习俗:比如荡秋千、玩足球(蹴鞠)、踏青(春游)、植树、放风筝、插柳、戴柳……
缅怀英烈、哀悼逝者,化悲痛为力量。清明节的这些习俗是告诉我们,要忠诚、爱国、要孝道、感恩,要学习英雄和先烈,要感恩前人的奉献和付出。同时,要化悲思为力量,让生命焕发出更强劲的力量,迎接新的明天。
总之,24节气中,唯有清明节成为法定假日,清明节也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为清明节的重要来历、意义、习俗都值得我们传承下去。今天,我们不仅仅要知道这些,也要将这些告诉孩子们、学生们,让他们明白清明节的来历、意义和习俗。
感谢阅读,还望关注!
到底该怎样进行家庭教育?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教师不能只做“教书匠”,要做“大先生”
教育是一种影响力!教师应该是具有影响力的人!影响力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