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的危害。
物价的持续大幅上升就是通货膨胀,事实上物价的变化本身其实并不重要。我们更关心的是价格发生持续性的变化后,全社会物质供给曲线与物质需求曲线相交点,物质产销量是否能保持增长以及物价的持续上升是否会影响到社会公平。
内容节选自文贝刀著《物质自由》。例如,如果物价上升,目前社会当中所有人的财富价值数都增加两个零,与此同时所有物价也都增加两个零。很显然货币供应的增加导致了巨额的通货膨胀,物价一夜之间变成原来的一百倍。但那又如何?价格标签上多写两个零而已,物质销售产出量没有变化,也没有影响到社会公平。
因此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危害不在于价格本身的飙升,而主要体现在供需两方面:
·一方面通货膨胀会影响全社会的财富分配,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通胀发生后会对社会财富进行重新洗牌和分配,并且大概率上这种重新洗牌是不利于中低收入阶层的。这是因为当物价增加了两个零后,社会财富分配会有利于拥有若干固定资产的富人,而不利于依赖货币收入的穷人。
因此富人们的财富净总额可能会随着物价的上涨增加了三个零;而工薪阶层的普通人最终的净资产金额可能只能增加一个零。最终富裕阶层的购买能力可能没有实质发生变化甚至还获得了小幅提升。但贫穷甚至中等富裕阶层在高物价下可能会实际一夜赤贫,几十年积累的货币储蓄财富瞬间灰飞烟灭,进而导致全社会长期购买能力实际下降,也就是说通胀会影响全社会的物质总需求。
·另一方面通货膨胀的危害还在于不利于社会形成稳定合理的价格预期,进而影响到全社会的物质供应能力。当物价持续上升后,物质供应方会担心包括人工成本、生产物料在内的成本支出继续上涨而会出现惜售现象,会在短期内造成物质供应短缺,也就是会出现囤积居奇现象。
除此外通胀也会长期实质影响全社会的物质供应能力。当通胀发生后,有的企业如食品制造行业能够快速的将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压力转移至终端消费者,但有的企业则未必能够。如一些生活非必要物质行业,相关企业或者一些非制造类企业,这些企业在经营压力下会面临破产和市场退出风险。
我们都知道全社会的物质供应是一整套相互依存的体系,全社会中多元的产品相互影响,一个产品的物质供应能力的变化可能就会影响到另一个产品的物质供应能力。
举例而言企业A是面包制造企业,在通胀发生后尽管面粉等原材料以及人工工资快速上升,但企业A还是能够将成本压力快速的传导至终端,从而保持了原有的物质供应能力。
但企业A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一种专用设备,这种设备是机械厂商企业B生产的,该设备仅仅是企业B众多产品之一。企业B在面临原材料上涨和人工工资上涨压力时,不仅无法将通胀压力传导至下游,而且还面临着销量大幅下滑的压力,因此不久后企业B就破产清算了。
由于企业B破产清算了,在企业A的专用设备出现故障无法继续生产时,导致企业A的物质供应能力也受到了通胀的影响。同时对于同一产品的供应而言,通胀对于不同的供应环节影响也是不同的。当某个供应环节受到的通胀冲击更大,抵御风险能力更弱时,整个产业链的物质供给能力就会受到影响。
例如尽管面包生产企业A抵御通胀的能力较强,但相关物流企业在人力成本的上涨压力下抵御通胀的能力很弱,导致若干物流企业退出了该市场。随着全社会物流能力的降低,即使面包生产能力不受影响,但面包的实际供应也会受到影响。
而一旦社会物价水平持续出现大幅增长,也就意味着出现了恶性通货膨胀。长期出现恶性通胀就会引起社会民众对本币的不信任,”弱本币化”或”去本币化”现象就会出现;对于一个主权国家而言”去本币化”意味着铸币权和相应货币政策工具的丧失。
简言之当出现物价持续上升后,全社会的长期支出购买力下降,同时全社会的物质供应能力会受到极大的破坏。如二者叠加全社会经济就会恶化,并可能会形成恶性通胀,从而出现”弱本币化””去本币化”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