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持续上榜全球百强品牌!”
就在今年6月,全球权威品牌榜凯度BrandZ公布了2023年最具价值全球品牌百强,在入榜的14个中国品牌中,海尔赫然在列。
这并不是海尔第一次上榜,连续5年上榜的它,不仅排名一直攀升,还是榜单中唯一的物联网生态品牌。
原来,印象中那两个穿着短裤的小男孩淡出了我们的视野,海尔却在不声不响中已经走出国门,成为了海外年轻人、时尚人士、新中产最爱的品牌。
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等地,一些时尚、高档社区常能看到墙外清一色的海尔外挂空调箱,还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海尔墙”。
海尔品牌价值不仅持续上涨,销量业绩也成绩斐然。
根据欧睿国际公布的数据,2022年海尔全球大型家用电器品牌零售量第一,实现了全球14连冠。
在全球经济大幅放缓的当代,海尔为何逆势增长?
答案就藏在海尔背后的那个男人——张瑞敏身上。
这个从海滨之城青岛走出来的汉子,用一生不断自我颠覆,带领海尔开辟出一条独一无二的传奇之路。
怒砸冰箱——颠覆厂子的生死
时间回到1984年。
那一年,35岁的张瑞敏因为肯吃苦、业务能力突出,被调入青岛市家用电器工业公司当副经理。
不曾想,调动升职的喜悦还未散尽,一个巨大的挑战却已悄然来临。
他刚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代表公司在德国签订了一批价值200万美元的生产线,就得到消息,负责引进生产线的下属企业青岛电冰箱总厂厂长又撂挑子不干了。
这并不是青岛电冰箱总厂第一次出问题。
当年,这个厂的年销售额只有38万,负债却有147万,连员工的工资都开不起。
穷就算了,厂里的员工,还全是“刁民”,因为管理混乱,一年之内,直接气跑了3个厂长。
在当时,青岛电冰箱总厂是远近闻名的烂摊子,没有人愿意接手,也没有人敢接手。
可生产线是自己好不容易才签下的订单,直接关乎厂子的未来,为了让自己的努力不变成泡影,张瑞敏硬着头皮,接过了厂长的位子。
张瑞敏到任之后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大力发展生产,而是整治厂里败坏的风气。
他深知就算生产设备再先进,倘若员工的素质和能力跟不上来,要想做出成绩,也只是枉费心机。
于是,他当机立断,针对厂里员工存在的问题,大改之前的规章制度,重新制定十三条新规:“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不准损坏工厂里的财物”“不准带小孩和外人进入工厂”……
面对新厂长推出的新规定,老员工们根本没有放在心上,只当是新官上任后的瞎折腾,以前他们是什么样,现在依然还是怎么样。
可他们没想到,看起来笑容满面的张瑞敏,却完全不像之前那些厂长那样好欺。
在厂里又一次出现内部失窃的事情后,查明原委的张瑞敏直接下令开除犯事员工,并张贴告示以“杀鸡儆猴”。
在这之后,曾经懒散怠工的员工团队再不敢违反规定,而立起威信的张瑞敏,也开始着手把重心放到生产上。
这时候,张瑞敏之前引入的生产线终于派上了用场,在先进设备的加持下,厂子的生产状况逐渐开始好转,资产也逐步转亏为盈。
可就在张瑞敏以为自己能松一口气的时候,一封抱怨冰箱质量问题的投诉信却又让他发现了新的危机。
虽然只收到一封信,但谨慎的张瑞敏还是立马检查了仓库里的所有产品。
检查结果让张瑞敏感到心惊,库房的400多台冰箱里,竟然有76台冰箱有质量问题,不合格率超过20%。
愤怒的他还没来得及细查质量问题背后的原因,就有不少员工当场打起了问题冰箱的主意。
他们纷纷提议不如把不合格的冰箱折价卖给厂内职工,既不浪费,也不影响厂子的名声。
在那个物资紧缺的年代,员工有这样的想法,其实也很正常。
当时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冰箱在许多人家都属于稀罕的“大件”,能够拥有一台冰箱那可是特别有面子的事,至于质量优劣无所谓,反正便宜,只要能用就行。
可张瑞敏明白,如果今天纵容员工领回这76台冰箱,那么明天就会有更多的员工为了领回冰箱故意生产出760台问题冰箱。
厂子要想有未来,质量一定是立足之本。
于是,在众人的震惊和不解中,他抡起锤子,直接砸向了冰箱。
这一砸,砸碎了次品,也彻底砸碎了员工们不顾质量、得过且过的生产态度。
从此,海尔这个品牌凭借着过硬的质量,风靡全国,不仅在1986年总产值就突破了7648万,更是一举囊括了全国质量金奖,还引起一众同行纷纷效仿海尔对产品在质量上的把控。
曾经扶不起的烂摊子,摇身一变成为了行业的标杆。
外建厂,颠覆市场定义
1991年,在一系列的兼并与重组过后,青岛电冰箱总厂融入琴岛海尔集团公司,后又更名为海尔集团,张瑞敏担任集团总裁。
那时候,无论是销量、质量还是技术,海尔都已经是冰箱界的龙头老大,想要在冰箱领域继续有所突破,已无太多市场和空间。
不满足于现状的张瑞敏,开始考量起海尔的多元化发展。
一方面,他带领海尔逐步收购黄山电子有限公司、日本三洋电机等几十家各个领域、各个国家的家用电器企业,一步步扩大自己的商业版图。
另一方面,1999年,他大手一挥,决定去美国建工厂,海尔出钱出技术,美国出厂出人力。
此番举动,引起了行业内外的强烈质疑。
当年,在改革开放的政策引导下,中国市场吸引了不少外商投资,虽然中国的生产力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但得益于中国巨大的人口优势,“中国制造”开始在世界上声名鹊起。
那时,国外出钱出技术,国内出厂出人力是市场的主流,在商业领域提起中国,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也是世界的代工厂。
而张瑞敏却反其道而行之,放着国内廉价的劳动力不用,用自己的“短板”去挑战美国的科技优势,以初生牛犊之躯,妄图在早已成熟的美国市场开疆辟土,分一杯羹。
也无怪乎无数媒体纷纷指责他是痴人说梦,异想天开。
面对洪水般奔涌而来的嘲讽,张瑞敏完全没有放在心上,他誓要让中国品牌的身影,堂堂正正地出现在美利坚的土地上,而不是仅仅屈居于产品底部那一行“Made in China”.
于是,他不顾劝阻,大力在美国建工业园、建设计中心、建营销中心,连员工也坚持从当地招聘。
然而,这番创举的难度,还是超过了张瑞敏的预期。
此后的10年间,海尔在海外的项目基本处于亏损的状态,屋漏偏逢连夜雨,在外出师不利的海尔,在内也受到美的、松下、格力等竞争对手的接连冲击。
内外交困的海尔,稍有不慎,等待它的就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好在见惯风雨的张瑞敏没有退缩,他坚信在这个风云瞬息万变的时代,光靠质量已经很难立于不败之地,比起一时的资金收入,长远的品牌力量更为重要。
风浪越大,他的心越坚定。
凭着这股定力,张瑞敏和海尔挺了过来。
而事实也证明了,张瑞敏卓越的前瞻性。
2015年,海尔入围2015年度《世界品牌500强》的前100强,位居全球白色家电品牌第一名。
当一众品牌在日趋饱和的国内市场争得头破血流、疲态显露之时,全面开花的海尔,不仅让世界知道了海尔这个品牌,更是稳稳占据了全球家电市场销售的榜首。
曾经风雨飘摇的海尔,终于长成了一颗根基深厚、难以撼动的大树。
物互联——颠覆行业模式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这是张瑞敏经常放在嘴边的一句话。
在商海沉浮多年,又亲历新中国多次重大变革的张瑞敏,深知生产方式和消费习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死水,各品牌也一直在不断更新迭代,要想让企业在风云莫测的时代长远发展,就必须比时代变得更快。
因此,哪怕已经站在了行业的顶端,一向高瞻远瞩的他却不敢放松,又把目光投向了物联网这片未知的黑海。
2018年,张瑞敏宣布海尔即将转型为生态品牌。
彼时,工业时代价格“红海”的热度还未褪尽,互联网时代服务“蓝海”的高潮也还在上演,张瑞敏口中那个强调场景体验,力图实现终身用户及生态各方共赢共生的“生态品牌”,对行业内外的大多数人而言,都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有了在海外建厂的“前车之鉴”,这一次,张瑞敏并没有受到太多的质疑,不过媒体和行业大多都选择谨慎地观望。
之后的几年,海尔在零借鉴零经验的基础下,逐步从一个单纯的家电品牌,转型成了向用户提供衣、食、住、娱等全场景体验的生态品牌。
同时,它搭建了一个大舞台,把这些最好的资源和技术连接起来,满足人们生活的各种需求,并且人人都可以参与创建,把自己的产品加进去,形成一个自给自足、互帮互助的良性生态环境。
生态品牌的推出,一举颠覆了整个行业的模式。
不讲“竞争”讲“共享”,这样的商业模式真的可以吗?
张瑞敏还未对大众的质疑作出回答,市场却已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2021年,无数行业都跨入了“存量时代”,“内卷”也俨然成为了全民皆知的热词。
如何在市场中应对逐步消退的互联网红利,不同品牌之间的选择也有所不同。
但大部分品牌的选择,还是死守“存量市场”,以“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式,想用价格耗死对手。
而转型成生态品牌的海尔,却没有给自家搭建的生态环境建围墙围住,“收门票”,打价格战,反而把这个生态环境共享,发现哪些区域有需求、有潜力,就拉进来,既能增加营收,又能为用户提高更好的服务和体验,实现消费升级。
利用物联网“风口”转型成功的海尔,赢得从容且淡然。
这又一次证明了张瑞敏高远的前瞻性。
2021年末,72岁的张瑞敏辞任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这让很多人不解,毕竟72岁在企业家群体中并不算是高龄。
那他为什么这么做呢?
其实,此举同样是他提出的生态品牌传承新机制中的一环,他希望海尔不过多的依赖个人,能顺利进行传承发展。
凭着这些年的布局和引领,接班人周云杰顺利接过张瑞敏的接力棒,在后疫情时代,成功带领海尔在前途莫测的商海继续扬帆起航。
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白色家电三巨头,作为40后、50后还奋战一线的只有董明珠董小姐了,并且她表示还没有考虑退休,会为公司长期发展负责,换句话,她还没培养出合适的接班人。
回望张瑞敏执掌海尔的37年,从用锤子砸出品牌的质量,到“一意孤行”跑去海外建厂,再到超前布局搭建生态品牌,他一直领先于市场,也一直在颠覆市场。
在这个行业高速变化,每过15年,世界500强就会大换血一次的时代,39岁的海尔却在500强行列,屹立了19年不倒。
不得不说,张瑞敏的远见和颠覆,给如何适应这个内卷的时代,做出了最好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