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又在头条看到有人说《木兰辞》,无非就是说开头的那几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这些人就是把“唧唧复唧唧”的“唧唧”理解为叹息声,还搬出李敖对此解释:既然没有听到机杼声,那么织布机还会唧唧的响呢?评论区里更是有人搬出各种朝代里诗人写出来的证据……
我不是什么名人大家,但是喜欢文学历史方面,对比有着不同的见解,所以也和大家探讨一下。
分析原因
首先,出处。这首诗歌收录于宋代郭茂倩编纂的《乐府诗集》,它来源于南北朝时的北朝民间流传的民歌,具体应为北魏年间。
北方的鲜卑族一支拓跋氏南征,趁着那时在中原大地的混乱,消灭各地的势力,建立了北魏王朝。后来又与北方“柔然”族进行大规模长期的战争,这是符合当时《木兰辞》里的历史背景的。
北魏王朝疆域
所以,在诗歌中有人疑虑怎么统治者为“可汗”,这里就有了明确解释:鲜卑族的部落首领就是称为可汗,所以北魏统治下的中原百姓依然对统治者使用旧称呼。
第二,写作手法。在古代就有借代、暗指的手法。例如用“折桂蟾宫”指的是月亮上的蟾蜍和桂花树,现在指的是重要考试或者比赛取得好成绩。还有现在写作常用的类似指代手法:“她只要听见母鸡咯咯哒的叫,就奔鸡窝而去”,就是说的母鸡下蛋了,她去捡鸡蛋;“听到放学铃声响起,他拿起饭盆飞奔出去”就是说放学到吃饭时间了;“她打了个喷嚏,他赶紧摸摸她的额头,确实有点热”,其实就是表明她感冒了……
所以,这里的“唧唧”也有相同的手法,明面就是织布机机杼摩擦的声音,实际代指花木兰每天辛勤的纺织劳作。过去织布机都是由比较坚硬的木料组成,缺少了润滑,所以接触部位摩擦发出“咯唧咯唧”的声音。之所以不能消除声音,无非就是那个年代没有润滑油,即使用食用油也不可行:第一,本来食用油太贵,吃都吃不起,何况用来做润滑;第二,怕把油污飞溅到布匹上,那么织成的布料等级就要大打折扣了。
汉代织布机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所描述的场景就是花木兰每天家里传出不停歇的“唧唧”声音,暗指示花木兰是个每天辛勤劳动的女子。织布,是古代女子增加家庭收入的最佳方法。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的意思就有了相对应的转折!“机杼声”明确的解释上句“唧唧”声的来源:原来是每天木兰都在辛勤的织布,而今天听不到织布的声音了,只听到花木兰的一声声的叹息,说明今天她没有心情织布了!这里有了时间上的区别变化,也可以说用了对比的手法引出来原因,所以就有了后面的叹息……
而这个“叹息”又巧妙的引出了叹息的原因:朝廷征兵了!
别人解析
按照李敖先生理解的“唧唧”为叹息声,那么第一句怎么解释?木兰在那里一声声的叹息,木兰又在对着门织布?还是织布的同时在叹息?去过织布机工作现场的人都应该知道:在那种嘈杂的环境下,你再怎么叹息,都会被织布机的声音所掩盖的。
又有人拿出白居易的《琵琶行》诗句:“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来证明。诗句的意思先放在一边不说,你用唐朝的诗句来证明南北朝事实?南北朝在先,唐朝在后,相差二百五十多年呢,就像你用清代瓷器的青花,去证明元代的青花是仿造清朝的?这从逻辑上都站不住脚!
还有人拿出稍微早期的晋代《王昭君》诗句:“唧唧抚心叹,峨眉误杀人”说明这是叹息声。而我觉得恰好这句是证明这是织布机。
王昭君出塞的缘由大家都知晓,正是由于她的出塞,教会了匈奴人织布、耕田等中原生活模式(有史料可查),既然教他们织布,出塞时必定带有织布机,而后单于去世,她的处境异常糟糕,所以有可能一边教匈奴妇女织布时(或许还织的毛料呢),回忆叹息在汉朝中原情景。
王昭君出塞后的情形
“峨眉误杀人”是有传说她不给画工毛延寿行贿,毛延寿就把她的眉毛画成了“哭丧眉”,导致她的失宠。
当然,要是把全部的“唧唧”声都理解为织布机的声音那也是不妥的,要根据当时历史,对应的情节,做出合理的解释。古代诗词中类似很多,比如在木兰辞里就出现好几次的“当”,还有别的诗词也有大量的“当”,意思不一。
“木兰当户织”、“当窗理云鬓”《木兰辞》;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慨当以慷,忧思难忘”《短歌行》;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陈情表》;
“将无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促织》;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捕蛇者说》;
“先祖当贤,后子孙必显”《荀子·君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月》
…………
总之,要以相对应的背景、心情、境遇,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就《木兰辞》而言,把“唧唧”理解成织布机发出的声音最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