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是长辈,“字”是晚辈。两个“文”产生了感情,结为夫妻,便生育了“字”。那时没有婚姻法,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普遍存在,如:木+艮=根,木+乔=桥,木+才=材……“文”是单身贵族(独体字),“字”是儿女满天下(合体字)。
现在看来“文=字”,统称为“文字”,如“文从字顺”“说文解字”等。我们把“文字”简称“字”,是因为孩子生育太多,它们又是我们的花朵,代表着未来和希望。
一,“文”的意义演变
甲骨文的“文”
01.“文”是个象形字,象纹理纵横交错,这一意义后来写作“纹”。《易经》:物相杂故曰文。
02.引申为花纹、有彩色的纹路。《山海经》:有鸟焉,其状如鸟。文首,白喙。又经常与“采”“章”连用,构成文采、文章——几种颜色相错杂的花纹。《楚辞》:青黄杂糅,文章爤兮。
03.由文采、文章引申为文辞。《报任安书》: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04.“文”经常与“质”相对而言。用“文”表示形式,用“质”表示内容。《论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05.用作动词,文饰。《论语》:文之以礼乐。又指在身上刺画花纹或字。《谷梁传》:吴,夷狄之国也,被发文身。也为掩饰过错。《论语》:小人之过也必文。
06.“文”的另一个引申义是“文字”的意思。汉字的笔画有横有竖,也像交错的纹路。《说文解字》:仓颉之处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书是由文字写成的,因此,书本、典籍也叫做“文”。《论语》: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也特指古代礼乐制度之类的文化遗产。《论语》: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二,“字”的意义演变
金文的“字”
01.会意兼形声。宀,指房子,在屋里生孩子。本义,生孩子。
02.抚育,教养。《左传》:不能字人之孤而杀之。
03.治理。字民之方甚裕,而不至使侵蛑。(刘禹锡)
04.取名,取表字。《楚辞》:名余曰正兮,字余曰灵均。
05.女子许嫁。茅盾:……待字的大姑娘……
06.文字。《活板》: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07.书法,书法作品。
08.字条,书信。杜甫: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09.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