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打开短视频平台,相信你总会刷到这首《漠河舞厅》。
与以往凭借洗脑旋律出圈的“神曲”不太一样,《漠河舞厅》让网友产生强烈共情的,是它颇有画面感的创作背景:东北小城的舞厅、怀念亡妻的独舞老人、三十多年前的特大火灾……
来源:短视频平台截图。
《漠河舞厅》背后的爱情
“谨以此歌献给张德全老人及其已逝爱妻”,这是音乐人柳爽写在《漠河舞厅》最后的话。
根据柳爽的文章,《漠河舞厅》背景故事中的原型人物是一位叫张德全(音)的老人,其妻子在1987年大兴安岭“五·六”特大森林火灾事故中遇难身亡,此后30余年老人未再婚,也无子女,他经常前去“漠河舞厅”独自舞蹈,以纪念生前爱跳舞的妻子。
《再见了晚星》节选。来源:“昂叔叔”公众号截图。
在漠河采风的柳爽偶然认识了这位老人,短短五分钟的攀谈中,他获知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征得老人的同意后,他创作了歌曲《漠河舞厅》。
2020年3月,新歌上线前,柳爽以老人第一人称口吻写了一封信,加入了一些文学填充和艺术想象,并附上了一张老人舞蹈的动图。
《再见了晚星》节选。来源:“昂叔叔”公众号截图
而在这首歌发布的一年半之后,有人上传了一位老人在街边独舞的视频,配上了《漠河舞厅》的音乐和故事,引来许多网友关注;10月25日,漠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短视频账号发布了一条《漠河舞厅》视频,介绍了歌曲的背景。
在短视频时代,这首自带故事的歌曲激起网友的很多想象,除了背景介绍,还有不少人把歌曲和《白日焰火》《山河故人》等电影里的独舞画面联系在一起,赋予了它更多情绪意义。
《漠河舞厅》很快发酵,记者获悉,截至11月5日,“漠河舞厅”话题在抖音平台的播放量已超18亿次,多个版本在网上流传,还产生了一个热搜话题“一百种版本演绎漠河舞厅”。
舞厅老板和创作者回应
《漠河舞厅》走红后,全网开始打听张德全老人和漠河舞厅。
当地人找到了这间位于半地下室的舞厅,舞厅老板“宝哥”说,他在大概2019年初舞厅开业时见过这位老人,老人看起来60岁左右,自己在那里跳舞,跳一个多小时就走了,来了有五六次。但是近两年老人都没有在舞厅出现过。
老板说,现在因为疫情,舞厅暂停营业。舞厅平时晚上营业,一张门票5元,来舞厅的都是林场退休的老人,年龄都在60岁左右,最年轻的也就是四五十岁的人。
“听完张德全老人的故事我很感动,不管赚不赚钱,我都希望能把舞厅开下去,希望漠河的老人有个休闲的场所。”
来源:“漠河舞厅宝哥”头条号
尽管目前关于老人的去向和故事都无从可考,但网友们都愿意相信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中国最北的城市里,在舞厅本身都已成为时代印记的今天,有一位老人以独舞这样的浪漫方式怀念着一生最爱的人。
有网友评论道:“在这浮躁的年代,听一个真挚感人的爱情故事令人动容。”
在《通缉在逃“晚星”》长文中,音乐人柳爽回应了对歌曲和背后故事的种种追问,伴随着歌曲的走红,网络上出现了不少曲解和恶意解读幕后故事的文章,甚至有网友随便拍下路边跳舞的老人,说那就是张德全,获得点赞破万。
来源:柳爽微博截图
柳爽表示,不希望将这首致哀的歌曲被恶搞式传播。采访中他提到,漠河仅仅是歌曲的地理载体,而歌曲是警醒人们记住那场灾难。当然因此给漠河市带来的一点关注,也有积极作用。
《漠河舞厅》与漠河
在这首歌的走红过程中,值得一提的是漠河当地对热点的及时跟进。
自10月25日起,漠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抖音账号连续几天发布了多条与《漠河舞厅》有关的视频,配上了舞厅画面、漠河市影像、火灾历史资料等内容进行传播。
来源:漠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抖音账号
网友们在评论区谈起关于漠河的印象,该账号都积极作出回复,并邀请大家有机会到漠河旅游打卡。
还有不少当地网友提到了关于当年那场大火的记忆,需要指出的是,在漠河市当地还有一座“五·六”火灾纪念馆。
据介绍,大兴安岭“五·六”火灾纪念馆是为了反思纪念1987年5月6日发生在大兴安岭的特大森林火灾而建,馆内全面展示了“五·六”大火从起火、成灾、扑火、救灾、重建家园以及生态建设的全过程,是大兴安岭林区乃至更大范围开展森林防火警示教育和普及安全防火知识的活教材。
“五·六”火灾纪念馆。来源:漠河市人民政府网站
一首歌带红一座城,之前提起漠河,人们会想到中国最北端和极光,而现在,它又多了关于舞厅的记忆。这样的借势传播,无形中拉近了网友与城市之间的距离。
漠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冯广庆向媒体表示,《漠河舞厅》这首歌像歌曲《成都》一样,可以说成为当地的一个文化符号,“其实火灾对一个城市的伤害很大,我们不能忘记火灾的警示作用,也不能忘了当时发生的事情,我们希望这个城市越来越好。”他表示,未来计划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复原老舞厅的状态,让这个符号继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