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占鳌头,原指科举考试中了状元,现在泛指占首位或第一名。
传说,居住于东海之滨天台山的羲和部落,具有非常丰富的天文知识。他们最早识别北斗七星,并把离斗柄最远的一颗(勺子的头)命名为魁。魁是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叫魁星或魁首。后来,伯益成为羲和部落首领时,曾在扶桑山鳌头石梦遇魁星,受其点化而写成了《山海经图》。于是,后人就把魁星尊为文运功名禄位之神(赤发蓝面,翘足,捧墨斗,执朱笔,立于鳌头之上),并在天台山鳌头石后面修建了魁仙阁(遗址尚存)。
鳌是上古神兽,是海里的一种大龟或大鳖,其形状说法不一,大致有两种,一为龙头龟身,一为龙头鱼身。女娲补天时曾经“断鳌足以立四极”,这里说的是龙头龟身的鳌。鳌的四条腿成为支撑天幕的四根巨柱,又称为四极,可见鳌的身形巨大。
《列子·汤问》说,海中原有五座仙山:“一日岱舆(daiyu),二日员峤,三日方壶,四日瀛洲,五日蓬莱”,往来于其中的都是仙人,在空中飞来飞去,不可胜数。然而,五座仙山的根基不稳,“常随潮波上下往还”,没有一刻稳定,天帝便命北海之神禹强驱使十五头巨鳌分为五组,分别用头顶住神山,这样五座神山才稳定下来。后来龙伯之国一个巨人,一钩就钓上了六只巨鳖,致使岱舆、员峤失去了负山的巨鳌,沉入了汪洋大海,只剩下三座仙山。老祖宗往往视传说中的神异之物为保护神,鳌便是其中一种。
唐宋时期,在宫殿门前台阶上镌刻着巨鳌的浮雕,所以宫殿又称鳌宫。皇帝在殿前召见新考中的状元、榜眼等人时,状元跪在前面,正好是巨鳌浮雕的头部,这就是“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的由来,“独占鳌头”寓意第一名的说法也就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