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产地
为龙胆科植物紫红獐牙菜的全草。
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于海拔400-3800m的山坡草地、河滩、林下、灌丛中。
分布于西南及湖北、湖南等地。
别名苦胆草、草龙胆、青叶胆、水黄连、土黄连。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15-80cm。茎四棱形,棱上有翅,中部以上分枝,枝斜伸而开展。
叶对生;无柄;叶片披针形、线状披针形或狭椭圆形,长可达6cm,宽至1.5cm;茎上部叶较小,先端急尖或渐尖,基枝收缩;
叶脉1-3条,在下面明显突起。圆锥状复聚伞花序,开展,花多数;花梗细,长可达3.2cm;花不等大,顶生者大,侧生者小,5数,稀在小枝上偶有4数;
花萼绿色,裂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花冠暗紫红色,直径1-1.5cm,先端渐尖,具长尖头,基部具2个长圆形腺窝,深陷,沟状;边缘具长柔毛状流苏;
雄蕊5,花丝线形;子房椭圆形,无柄,花柱短,柱头2裂,裂片半圆形。蒴果卵状长圆形,无柄,长1.2-1.5cm,先端渐狭。种子长圆形,黄褐色,表面具小疣状突起。
花、果期9-11月。
性味功效
《全国中草药汇编》
苦,寒。
清热消炎。主治黄疸型肝炎,风热感冒,风火牙痛,热淋,胆囊炎。
《中药大辞典》
苦,寒。
治耳聋症
清肝利胆,除湿清热。治急性黄疸型肝炎,胆囊炎。
《峨嵋药植》:
治耳聋症。
《云南中草药选》:
清肝利胆,除湿清热,治急性黄疸型肝炎,胆囊炎。
《中华本草》
苦;性寒
清肝利胆;清热解毒;利湿。主急性黄疸型肝炎;胆囊炎;风热感冒;风火牙痛;咽喉肿痛;消化不良;急性菌痢;泌尿系感染;耳鸣耳聋;烧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5g。外用:适量,熬膏外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