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汉语拼音,荀子简介

荀子(汉语拼音:Xunzi;约前325~前238),战国末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名况,字卿,赵国人。生卒年由于史籍记载较略而不详。他生活的时间约为周显王四十四年前后至楚考烈王二十五年左右。据说荀子年十五岁游学于齐国稷下。因齐败于燕,稷下先生分散各国,他也离齐去楚。齐襄王时重回稷下,在稷下先生中“最为老师”,并三次任稷下学宫的最高学官“祭酒”。他曾西入秦,与秦相讨论秦国的短长。他还游历赵国,与楚将临武君在赵孝成王前辩论军事问题。由于遭受谗言,他最终离开齐国,来到楚国。受楚相春申君的委任,任兰陵(今山东苍山兰陵镇)令。晚年,他积极从事教学、培养人才和著书立说。荀子忧心国君昏乱、国家亡败的混浊之世,不满意于人们弃大道而信吉凶之兆、谋求巫祝之事,尤其痛恨像庄子之类的学者目光浅薄、谨小慎微、巧言善辩、扰乱风俗。于是他与弟子一起总结评价儒、墨、道诸家思想观点及其社会效果,梳理自己的理论学说,撰述数万言,以序排列成篇,是为《荀子》。春申君在楚国的权力斗争中被杀,荀子的兰陵令一职因之被废。他也就滞留于兰陵至终老。

  荀子主张“天人相分”。“天”主要指列星随旋、日月递照、风霜雪露、山川草木的自然界。荀子认为,“天行有常”,天地自然有其固有秩序和运行过程,不依人的好恶而移易。天与人各有职分,其本质差异在于天的自然性和人为的能动性。他强调要“明于天人之分”,不与天争职,更倡“不求知天”。他认为,人事的吉凶和社会的治乱,取决于人的主动所为和积极治理,与自然界的变化没有必然的联系。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认为崇敬天而思慕之,顺从天而颂扬之,哪里比得上驾驭“天命”而利用之。他坚决反对放弃人之所为而指望天的功能,认为如此不符合物情。同时,他也提出天地人“相参”的主张。认为人与天既要“分”,更要以其治与天的四时变化、地的山川财富相互配合,达到目的。

知行观

  荀子认为人是具有认知能力的,外物是可以被认知的,而人的认知能力只有与外物相接触才能构成知识和能力。人的认知开始于“缘天官”,即以感官接触外物。进而以“天君”(心)来对感性认知分析和辨别。“心”须达到“虚一而静”的“大清明”状态才能“知道”(认识事物的根本规律)。荀子认为,人的认知的闻、见、知、行四个阶段,行是最重要的,“学至于行而后止矣”。荀子提出“解蔽”(解决认识的片面性)的主张。他认为,思想认知上的主要毛病在于以偏概全、以一蔽十。诸子各家都得到“道”(全面的道理)的一隅。要克服认知的片面性,就要“知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63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10-23 10:11:29
下一篇 2023-10-23 10:13:33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