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第八单元 知识点小结
读准字音
一匹猹(chá) 祭祀(sì) 装弶(jiàng)
竹匾(biǎn) 秕谷(bǐ) 鹁鸪(bó gū)
獾猪(huān) 搁着(gē) 乌桕(jiù)
伽蓝(qié) 蓑笠(suō) 吊唁(yàn)
写对字形
瞬:注意“舛”左边的“夕”中间只有一点,右边部件第二笔是撇折。
凝:最右边部件上半部分不要少一点。
藻:草字头舒展,遮盖下半部分。
多音字
同音字
缚(束缚) 厨(厨房) 猬(刺猬)
傅(师傅) 橱(橱柜) 谓(称谓)
伶(伶俐) 综(综合) 澄(澄清)
玲(玲珑) 棕(棕色) 橙(橙色)
形近字
拜(拜托) 毡(毡房) 骤(骤然)
掰(掰开) 毯(毛毯) 聚(聚会)
词语积累
家景 供品 祭器 讲究 盼望 陡然 凌乱
厨房 项圈 刺猬 伶俐 经历 潮汛 预告
烟草 烟雾 昏沉 幽雅 错综 萍藻 荡漾
解散 融合 退缩 参差 瘦削 浮动 瞬间
骤然
一望无际 无穷无尽 囫囵吞枣
叱咤风云 井然有序 迥然不同
津津有味 恍然大悟 张冠李戴
词语搭配
(碧绿)的西瓜 (金黄)的圆月
(数不清)的挽联 (低微)的声音
(深深)的寒意 (渐渐)地缩小
(呆呆)地望着 (囫囵吞枣)地看
(赶)回家 (管)祭器
(许)愿心 (捏)钢叉
近义词
盼望—期望 伶俐—机灵 闪烁—闪耀
凌乱—杂乱 凝视—注视 情愿—宁愿
反义词
郑重—轻率 熟识—陌生 允许—禁止
缩小—扩大 昏暗—明亮 清楚—模糊
伟大—渺小 永远—短暂 抬举—贬低
仿写句子
1.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
仿写:他只是把这首诗囫囵吞枣地背下来了,至于什么意思一点儿也不清楚。
2.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比喻)
仿写:树上金黄的落叶像一只只蝴蝶似的,在半空中飞来飞去,最后落到地上。
3.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反问)
仿写:国难当头,他们怎么能这么做呢?
走近鲁迅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以及大量杂文。
重点句段
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捏、刺”两个动词写出了闰土刺猹时的动作有力,表现了闰土机智勇敢、身手敏捷。这段话用小标题概括是:看瓜刺猹。
2.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明闰土的知识丰富、 见多识广。
(2)“我”和“我”的朋友“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说明“我们”只能在一个小天地里活动,看不见更广阔、更生动的外面的世界,闰土知道的事,“我”和“我”的朋友都不知道。
(3)通过如此鲜明的对比,表达了“我”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流露出“我”对农村丰富多彩的生活的向往之情。
3.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
运用顶真的修辞手法,上一句末尾与下一句开头采用相同的字词,写出了富有水乡特征的事物倒影在水中交织融合、起伏变幻的景象,美丽而有趣。
4.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1)黑洞洞的:比喻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人民连一点儿民主和自由都没有。
(2)“碰壁”表面上指撞到了墙壁之上,实际上指鲁迅先生在旧社会经常遭受迫害。
感知课文
1.《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讲述了“我”与少年闰土在大祭祀的值年相识了,在相处的过程中,闰土给“我”讲了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等有趣的事,让“我”对乡下生活充满了向往,反映了儿时的“我”与闰土的真挚友谊及对闰土的怀念之情。
2.《好的故事》通过对梦境中“好的故事”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在希望与失望的矛盾中挣扎,启示人们要敢于同“昏沉的夜”进行抗争,实现充满“好的故事”的强烈愿望,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理想的憧憬。
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作者是周晔,通过回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谈《水浒传》、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等事件,展现了鲁迅先生爱憎分明、关心穷苦人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4.《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写于1949年11月1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时,臧克家为纪念鲁迅而写的。这首诗运用对比的手法,批判了那些骑在人们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有价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