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所有高三学生来说,最心塞的无疑是高考。
那真是一分天堂,一分地狱。
哪怕你是学神,稍一疏忽都可能阴沟里翻船。
比如白湘菱童鞋,江苏高考文科状元,就因为历史是B+,直接被清华北大秒拒。
好在白同学打铁自身硬,不愁没学上,其他人可没这么幸运了。
据统计,清华北大的录取率在全国各省大约为0.06%,即使招收人数最多的首都,也不到1%。
在如此低录取率的大环境下,能拿到清华北大录取通知书,绝对是牛人中的牛人!
现代高考就这么变态,古代高考又什么样呢?
古代高考是什么样子
下面咱们一起看看。
对了,古代高考不叫高考,叫科举。
科举起于隋唐,到清末结束,延续了差不多1200年。
说到科举,有一点你可能不相信,它的发明人竟然是隋炀帝。
隋炀帝是谁?
这么说吧,我国古代存在时间最短的王朝有两个,一个是秦朝,另一个就是隋朝。
秦朝就不废话了,秦始皇和他傻儿子胡亥的事大家都知道。
隋文帝杨坚创立隋朝,励精图治,开创了开皇之治。
隋炀帝,同样是隋文帝的傻儿子。
这货一继位就到处浪,一会建大运河一会打高丽,直接把他爹的大好基业浪没了,导致隋朝只存在38年……
咦,好像还比秦朝的14年多24年。
先不说隋炀帝,科举制度真正的鼎盛时期是宋朝,明朝还行,清朝就彻底歇菜了。
科举成就了很多人,王维、柳宗元、孟郊、韩愈、白居易、李商隐、范仲淹、欧阳修、苏东坡、司马光、包拯、朱熹、文天祥等都是凭借科举制度才名垂千古的。
古人参加科举目的只有一个:当官,也就是成为传说中的高级公务员。
现代学生考试有中考和高考,科举考试也分好几种,以明朝为例,读书人需要参加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六种。
县试、府试、院试统称童生试,考中后就是秀才。
用现代话说,县试叫县联考、府试类似于市联考、院试等同于省考。
中秀才意味着你已经正式成为一名合格的高中生,是不是感觉很low?
这也是为什么别人讽刺孔乙己“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他颓唐不安脸色灰白的原因:小样,你连高中都考不上,还敢在我面前秀文化?去死吧!
中了乡试叫举人,会试和殿试是连在一起的,中会试必中殿试,区别只在于一个是文官系统负责,一个是皇帝监考(基本走流程)。
虽然都是写文章,但个人感觉有点像现在的笔试和面试。
如果皇帝看你不顺眼,就算你文章写的再好,名次也会一泻千里,甚至取消资格。
黄巢就是颜值太随心所欲,被皇帝直接Pass,遂怒写《不第后赋菊》,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反了算逑。
还有一位叫吴情的,原来叫吴汝威,三次名落孙山后找算命先生改成吴情,随即将殿试名次干到第一。
结果嘉靖皇帝(明朝)觉得吴情即无情,随手把他的状元头衔给免了……大家可以算一下当时吴情的心里阴影面积。
殿试第一是状元、第二榜眼,第三探花,通过殿试的人称进士及第,也就是所谓的中进士。
举人和进士是科举考试最重要的两个职称。
举人就可以享受国家的各种福利制度,比如不用交税,还可以做官,但官职不会太大,都是乡长、科长、所长、主任这种,很多人兢兢业业一辈子,能混个县令就烧高香了。
由此也能看出海瑞有多牛叉,举人出身,从教谕(公办教师)干起,一直干到吏部右侍郎(正二品),不服都不行。
但哪怕只能当小官,在普通人眼中,举人也很厉害了。
不信你对别人说你爸是乡长,看他怕不怕?
还不信?自己去看孔乙己的下场。
而中进士,意味着你已彻底摆脱平民阶层,成为真正的士。
哪怕最差的进士,外放也是七品县令起步。
好点的去六部观政,也就是给中央各部门大佬当秘书(咳咳,这个秘书是要干正事的)。
等资历熬得差不多,又能和领导处好关系,升迁绝对比坐火箭还快。
成绩最好的几人要在翰林院学习,翰林院有点像现在社会科学院和中央秘书处的集合体,反正大家把它当做高级官员培养基地即可。
这么说吧,你在翰林院混几年,出来后官职要是低于四品,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看到这,相信大家已经能感受到古人中进士后的快乐,甚至都想亲自穿越过去考试。
不就是四书五经么?那才多少字?给哥一年时间,哥给你倒背如流。
别急,先看看考进士有多难。
和现代高考一年一次不同,古代科举是3年一次,名额不固定,基本300人左右。
若平均到一年,只剩下100人。
这意味着什么?
咱们国家现在有34个省级行政区,想成为进士,你必须将自己的水平稳定到前三才有希望。
一个文科状元,一个理科状元,另外一个……
光想想都是醉了。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张继和柳永的落榜,并非他们水平不行,也不是考官没有识人之明,而是高手太多,低级学霸只能下次再战。
可能有人会问,科举辣么难,有没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和应试技巧?
古代科举怎么提分
别说,还真有!
比如科举成熟后应运而生的八股文。
八股文,听起来很神秘,但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有特殊固定格式的议论文。
什么东西一固定,可用来做的文章就多了。
明朝嘉靖年间有个文学异类叫李贽。
之所以称他异类,是他喜欢宣传一些非主流思想,比如个性解放,又比如思想自由,人人平等之类。
是不是很像穿越过去的现代人?
据说李贽讲学,万人空巷,上到读书人,下到贩夫走卒,大妈阿姨,都喜欢听。
猛一听有点扯是吧?
大妈阿姨们去听可能是闲得无聊,但读书人也去就很不符合逻辑。
因为在当时,这种理论属于标准的异端邪说。
一个用毕生精力去追求金榜题名的人,竟然相信异端邪说,是你傻还是我傻?
但真实情况却是,李贽的脑残粉最多的偏偏是读书人。
因为他有一个大招——考试宝典!
科举取士要求读书人必须熟读四书五经,并对经义有极深的理解,才可能将八股文写的花团锦簇,精妙绝伦。
但李贽说了,现在不用看四书,也不用读五经,只要根据我的方法苦学一年半载,考举人轻而易举,中进士易如反掌。
是不是有种“挖掘机技术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蓝翔”的既视感?
当时的读书人都炸了,一个举人出身的家伙(和海瑞一样,李贽的最高功名是举人),现在告诉我怎么考进士?
思想有多远,你给我滚多远!
但很快大家的态度变了,因为跟着李贽学习一段时间的人,考中举人进士的概率,要远高于普通学子。
于是乎,真香!
李贽能做到这一步,因为他完全摸透了八股取士的本质,并根据本质研究出破解方法。
连傻范进都能当官,你还在犹豫什么?
其实,科举应试技巧并非李贽独创,古代那些大世家、书香门第都有。
毕竟聪明人不只一个,只是大家都闷声发大财,就他一个人说出来而已。
不然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大环境下,那些一门七进士,一门十进士是怎么来的? 比如明朝正德年间的首辅大学士杨廷和,十二岁中举,十九岁中进士。儿子杨慎,就是那个“滚滚长江东逝水”的作者,二十四岁殿试第一。弟弟杨廷仪,也是弘治十二年二甲第四名进士。
除了本身聪慧好学,没有好方法基本做不到吧?
反正我是不太信一个二十岁左右的毛头小伙子能多么满腹经纶。
别说古代,现代也一样。
想要好成绩,必须有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