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始建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的经营,终成占地五千多亩的大型皇家园林,堪称中国古典建筑与园林艺术的集大成之作,被誉为“万园之园”。但自1860年10月被英法联军劫掠焚毁后,圆明园渐成遗址残迹。从历史的角度看,圆明园被毁的教训、圆明园遗址的纪念和教育意义不容忽视。为深刻认知圆明园遗址的内涵,厘清圆明园遗址的变迁及遗址纪念性的组成要素则不可或缺。本文在梳理圆明园遗址变迁历程的基础上,尝试从有形和无形两个层面探讨圆明园遗址纪念性的组成,希望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记忆过去、传承历史、启迪当下。
2 圆明园遗址的变迁
2.1 遗址变迁
盛世圆明园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取得了很高的园林艺术成就(图1)。但近代以来的一系列历史事件,致使圆明园由盛转衰,遭受多次破坏后逐渐损毁。
图1 圆明园西洋楼铜版画之海晏堂西面(左)(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网站)
图2 1860 年对圆明园的洗劫(右)(图片来源:[美]巫鸿著,肖铁译.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153.)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由天津向北京进攻,在八里桥与清军激战后取得胜利,入侵北京和圆明园。法军于1860年10月6日晚率先抵达圆明园大宫门。次日,英军抵达,英法联军在园内进行有组织的劫掠和小范围的焚烧(图2)。10月18日,英军统帅额尔金下令焚毁圆明园,圆明园多年经营被付之一炬。
圆明园被英法联军劫掠焚毁后,清朝统治者欲重修圆明园。同治十二年,值慈禧四十大寿之时,同治帝下旨“修葺圆明园以供两宫太后颐养事”,于当年八月命内务府修缮圆明园及绮春园部分残存建筑。“据张嘉懿先生所藏《内务府采办木料奏底》记载,属圆明园的有:大宫门、出入贤良门、正大光明、勤政亲贤、九州清晏、慎德堂、安佑宫、藻园、上下天光、万方安和、武陵春色、杏花春馆、同乐园、舍卫城、双鹤斋、西峰秀色、紫碧山房、北远山村等;属绮春园的有:绮春园宫门、天地一家春、蔚藻堂、清夏堂”。次年九月,同治帝发布上谕“所有圆明园一切工程,均著即行停止”。光绪帝即位后,对圆明园进行了局部修缮,整修工程主要集中在“文渊阁”、“慎修思永”、“课农轩”等三处景区。
19世纪90年代中期,康有为作为维新派领袖走访圆明园遗址后,上书给光绪帝诉诸其在遗址的观感:“夫诸苑及三山,暨圆明园行宫,皆列圣所经营也,自为英夷烧毁,础折瓦飞,化为砾石,不审乘舆临幸,目睹残破,圣心感动,有勃然愤怒,思报大仇者乎?”。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圆明园遗址再遭浩劫。八国联军、八旗兵丁与土匪等拆毁圆明三园残存建筑,同治、光绪两朝修缮的部分建筑也再遭破坏。
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圆明园遗址虽仍属皇室私产,但民国政府、军阀、牧师及一些公共机构等在园内盗运石料、太湖石等,移作他用(图3)。其中较为典型的有1919年,军阀王怀庆从圆明园拉走大批砖石瓦料修建私园;1925年,燕京大学翟牧师盗运安佑宫石柱;1947年,颐和园增建宫门外大影壁,移用圆明园影壁底座等等。
图3 民国时期圆明园石料被大量盗运(左)(图片来源:圆明园管理处.圆明·足迹[M](内部发行资料).2016:07.)
图4 圆明园三潭印月遗址上农民在耕地(右)(图片来源:圆明园管理处.圆明·足迹[M](内部发行资料).2016:09.)
建国后,部分机构欲占用圆明园遗址用地,为保护圆明园遗址,周恩来总理叮嘱梁思成:“圆明园要保留,地不要拨用了。帝国主义把它烧毁,以后有条件,我们还可以恢复嘛”,管理人员开始对圆明园遗址进行圈地与植树保护。但十年动乱使遗址成无人管理状态,一些生产单位和公社大队在遗址内进行平山填湖、砍树、拆遗址和建工厂等活动(图4),遗址内山型水系和植被配置受到破坏。直到1976年,圆明园管理处成立,圆明园遗址开始了有组织的保护及整修。随后,圆明园遗址逐步作为遗址公园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公众开放,遗址的价值也逐渐被公众认知(图5)。
图5 圆明园遗址的变迁历程概要(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2 各历史阶段遗址点的分布
在圆明园渐成遗址的历史过程中,不同历史阶段下园内各景点经历也有所不同。圆明园被英法联军劫掠焚毁后,尚有若干宫门、亭阁、值房及殿宇等建筑得以幸存。此后,同治光绪两朝对园内所余建筑进行了部分整修,修缮工程集中分布在圆明和绮春两园,但所修缮建筑又于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被破坏。民国时期,圆明三园遗址内残存的部分建筑基址、石刻及石料等被军阀权贵等盗运。十年动乱期间,大量农户在园内平山填湖、毁园还耕,多集中分布在圆明园福海景区及九洲景区、绮春园部分景区。圆明园管理处成立后,开始逐步在圆明三园遗址内进行整修保护:长春园以西洋楼景区及含经堂景区主、圆明园以九洲景区及福海景区为主、绮春园以宫门区、鉴碧亭和正觉寺为主(图6)。
本文根据圆明园遗址的变迁历程,梳理各遗址点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毁坏或修缮,并将其空间分布图示化,从整体上加强大众对圆明园遗址历史的认知。
图6 圆明园遗址在各历史阶段下被破坏或修缮的遗址点分布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