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后不少孩子很烦躁、纪律差,几乎每天放学时老师都在校门口给家长开小会强调。
课下我们几个家长也讨论过低年级孩子“习惯和成绩”的问题。
有人认为: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分水岭。一二年级孩子们的差异并不大,不必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过分在意,培养学习习惯才是关键。
但也有人认为:如果不重视拼音、识字、写字和组词这些基础的积累,等到三年级开始写作文、做更难的数学应用题,岂不是要“两眼一抹黑”?
到底该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我请教了一个 有十多年小学语文教学经验的好朋友,她跟我说了有关这个争论的三个“真相”,也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
真相一:成绩,仍旧是衡量一个学生学习好坏的主要因素
现在提倡“双减”,也就是减轻孩子的作业和课外培训负担,但并没有提出要降低对孩子成绩的要求。所以,一、二年级也好,五、六年级也罢,在校老师仍旧是以“学习成绩”来判断孩子是否掌握相应知识。
我朋友告诉我,他们学校进行 跟踪调查发现:一般从一年级开始成绩就很好的孩子,如果能一直保持到六年级,往往也能进入很好的初中。
哪怕是现在进行了派位的就近入学,成绩优异的孩子也能进入到师资力量相对较强、均衡的“快班”学习。但那种在五、六年级能够“后来居上”的孩子真的属于凤毛麟角。
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我朋友这样说:“老师是跟着教学大纲平稳前进,他不会因为你的落后而在原地等你,所以如果一二年级没有打好基础,越到后面就越容易显得‘积重难返’。”
虽然现在要求低年级不考试、高年级不排名,但往往可以通过孩子上课时的状态、课堂作业的完成情况和日常小测验,来检验孩子的学习情况。因此,家长还是要多关注孩子这几个方面,多和老师沟通。
真相二:孩子的自信心是在“成绩一直很优异”中建立的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一种感受:辅导孩子写作业时,如果他有一道题不会做,特别是遇到无论你怎么讲,他可能都不会的题目,他下一次再遇到类似的题,不仅不想做,而且还会看着就“发怵”,很烦躁。
但如果孩子一旦“开了窍”,他就会显得很“兴奋”,而且做完后还可能主动和你交流,期待得到你的肯定。
其实,孩子刚进小学的阶段,除了天生对学习的兴趣外,若能通过 自主学习 体会到成就感和价值感,就更容易建立起信心和学习兴趣。
就像上个学期,我儿子在家上网课时,语文老师提问了个问题:“你们还知道哪些活化石?”
我儿子举手回答了“熊猫”,然后老师表扬他“很注意积累和课外延展”,让他开心了很久,更喜欢上语文课了,课上不仅积极互动,还很专注;平时也更喜欢看各种科普书,积累知识了。
这在我看来,就是孩子 主动学习 得到老师的肯定后,进而 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和信心 的一种表现。
就像北京史家小学终身名誉校长卓立老师说的:一年级应该鼓励孩子考100分,因为要让孩子在入学时尝到一点“甜头”。
如果孩子一直在“我很棒,我是个好学生”的心理暗示中学习,他往往也会更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学习,就会形成一种 良性循环。
所以,无论是从老师对孩子的学习效果出发,还是对孩子的学习兴趣、信心着眼,一、两年级孩子的学习成绩都是很重要的。
真相三:好成绩等于好习惯,但好习惯不一定等于好成绩
那么,一两年级时,我们家长到底是要重视学习成绩,还是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呢?
其实,成绩往往就能反映出孩子的学习习惯、状态和态度的。学习成绩容易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并不是“我认真”、“我努力”就一定可以取得的。
所以,我们做家长的更多的是应该 帮助孩子建立起好的学习习惯。如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注意老师的提问并积极发言,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并及时巩固练习等。
我朋友还说:“我们老师讲课,往往很关键的知识点只有15分钟的内容,所以让一、两年级的小孩子能够安静地坐住,用心地听15分钟课程也就差不多了。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能让他在课堂上高效地听老师讲几分钟,绝对比你让他多刷10道题更有效。认真高效的听课,就得养成好习惯。”
我根据我朋友的建议,提前了解这一“秘籍”后,特别对我儿子进行了 专注力的训练 。
比如让他 坚持每天大声读书,5分钟、6分钟、10分钟、15分钟,根据情况逐渐增加时间;
每天至少半小时的阅读,看完后让他把看过的内容自己复述出来。
这样不仅在循序渐进中提升了孩子的 专注力,而且还锻炼了孩子 口语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检验孩子看书的效果。专注力强了,孩子自然能在课堂上认真听讲。
【写在最后】:作为二年级小学生的家长,我个人是觉得 这两件事同样重要,好的生活习惯是学习习惯的基础,好的学习习惯是优秀成绩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