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什么是亲身感受的体验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亲身感受的体验即“躬行”的体验,
是包含综合感官体验的“信息球”。
为什么“纸上得来终觉浅”呢?
头脑对文字的理解无法替代实践过程中的全身心感知,如味觉,触觉,听觉等等。
而单纯的文字与5D动画表达相比,缺乏声音、图像、体感等部分,代入感注定有所折损。
传统教育里面特别有问题的方面在于信息球的删减,企图用文字概括信息球。
同样,我们被文字记忆的方式所训练并习惯用此种方式去理解事物,这是与实践有巨大区别的。
举几个亲身感受体验的例子——
第一骑自行车,第二游泳。
这两件事是看n本书以后都无法学会的。
即便观看的是一个骑自行车的教程或者游泳视频,都不可能学会,
因为“学会”是实践过程的综合感受,是一个信息球,无法仅凭文字梳理。
很多体感是需要自己亲身参与的——
骑自行车需要摔几次找到平衡点,游泳是需要协调身体四肢。
如果不参与,中间协调的过程以及相关感觉无法补足。
没有亲身感受体验的人,很容易陷入表象的漩涡。就像游泳、骑自行车一样,
对于怎么骑车说得头头是道——
自行车有几个轱辘,轱辘上有几个铁条,手把多好,用了什么样的材质,零件之间是怎么互相配合的…
这些只要肯记忆就学得到。但是推一个车过来试试,发现不会骑了。
所谓速成往往是头脑懂了,而非真的会了。
我们需要迈出头脑的“我以为”去亲身体验,在实践中找寻规律并学会顺应。
真正对于事物的理解,也是在亲自感受的体验中得来的。
0 2
超感知是亲身感受的体验
很多文字概念是亲身感受体验的总结,比如无我、临在等。
在体验之前我们无法仅凭头脑理解,就像很多事情不经历我们无法共情一样。
所以亲身感受的体验——我“真的”知道而非照搬理论,有助于更好地传递与教导。
松果体(第三眼)的开启,能够让我们如同戴上VR眼镜,进入360°全方位沉浸式感知状态,
链接高维的智慧信息,了解宇宙真相。
以及让我们更易进入心流模式去创作和生活,越来越多地体会到巨大的平静与幸福感,甚至所谓的“开悟”。
灵性层面的感受为什么一直很难被验证?
因为感受的表达本来就是抽象的,不完整的,甚至自己探索得也不够清晰——
我执会导致对事物理解的偏向性甚至是障碍。
这也造就了传递者与接收者间无法逾越的沟壑。
有经验的灵性老师会借由亲身感受的体验,将综合感受转化为多个角度的认知,去校对他人是否同样进入状态。
甚至能实现与他人画面体感的同步,即心理学家荣格所提及的“共时性“——
比如催眠过程中,与被催眠者看到相同的画面,体验到与其相同的感受。
而团队首席疗愈师紫灵就能实现与个案画面与体感的同步。
这是身心通透的“证量”——身心越通透的人,越具备觉知扩展即超感知的能力。
身心通透是迈向无我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