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形容人碎嘴,到圣人的寿数
民间俗语有“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的说法,旧时迷信的人认为七十三岁、八十四岁是老人难过的“坎儿”。
其实,真要推敲这种说法是从哪儿来的,就会发现,至少在元、明至清初,“七十三八十四”只有一种含义,就是专用来形容某人说话东一句西一句、唠唠叨叨、没完没了。
比如:《水浒传》第二一回:“(唐牛儿)板壁缝里张时,见宋江和婆惜两个都低着头,那婆子坐在横头桌子边,口里七十三八十四只顾嘈。”
《三言二拍·醒世恒言》 第十三卷:“却有一个三都提事使臣,姓冉名贵……只管南天北地,七十三八十四说开了去。”
《醒世姻缘传》第四十八回:“打得那素姐口里七十三八十四无般不骂。”
不知怎的,后来人又从“七十三八十四”中端详出新的含义,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两位“圣人”归天的年龄,一位是孔子,活了七十三岁;一位是孟子,活了八十四岁。连两位“圣人”都无法迈过的年龄坎,对普通人来说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这种解读在网上流传甚广,却是牵强附会。
“七十二”多是虚指
古人以为天地阴阳五行之成数为“七十二”,就很喜欢用“七十二”来表示数量多。
《史记·封禅书》记载:“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这就是虚指。
民间评书里动辄说皇帝的小老婆“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也是虚指,言其多也。
刘流的小说《烈火金钢》第八回:“都说他有七十二个心眼儿,九十六个转轴儿。”是形容人很有心计。
俗语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七十二行”就是对各种行业的通称。
“七七”的歧义最多
《黄帝内经》说:“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意思是说男子六十四岁、女子四十九岁之后,就不具备有生殖能力了。
故而,民间俗语用“七七八八”来形容差不多。
当然,在文言文中,“七七”有多重含义,既表示农历七月七日、七七四十九,又表示七十七,这要看语境具体分析了。
“七”的本义是一个动词
“七”是一个指事字。最初是在一根棍棒“│”中间加一长横“—”,表示从这里将棍棒切断之意。
也许有人会问,这不是“十”字吗?
要知道,最初的“十”字写作“│”,真到汉朝初年才写作“十”。
下图为商朝晚期青铜器小臣鼎铭文,第二行右一即“十”字。
虽然到后来,“七”和“十”都是横竖两笔交叉,但也有严格地区别,那就是“十”字横短竖长,“七”字横长竖短。
再后来,小篆将“七”字“│”的下边弯曲。见下图。
东汉人许慎的《说文解字》根据篆文字形解释说:七是阳的正数,字形采用“一”作字根,“一”表示阳气,折笔表示微弱的阴气从中冒出。
显然,这是根据当时的社会思想所作的解释。我们就甲骨文来看,其本义就是切断,是“切”的本字,动词。
此义后来另加义符“刀”,写作“切”来表示。
“切”的左偏旁就是“七”,属于《说文》的部首,现在则归入了“一”部。凡以“七”为偏旁取义的字,皆与切断之义有关。
后来,“七”借为数目之用,遂成为数的专名。
“七”的大写,汉代借用“桼”表示,后借用“漆”表示,如今则用“柒”表示。
古人认为“七”与死亡、鬼神有关
“七”的本义是切断,有毁灭的意思。所以,古时人们认为“七”与死亡、鬼神有关。
不仅在农历七月中安排了一个鬼节,还把人死后每隔七天的一次祭祀称作“七”,祭七次,就称“满七”。
清朝人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考证其俗:“见于《北史》《魏书》《北齐书》及韩琦《君臣相遇传》。又顾亭林《日知录》、徐复祚《村老委谈》、郎瑛《七修类稿》皆载之。要皆佛氏之说,无足深考。惟《临淮新语》谓始死七日,冀其一阳来复也。祭于来复之期,即古者招魂之义,以生者之精神,召死者之灵爽。至七七四十九日不复,即不复矣,生者亦无可如何也。此说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