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话题“为什么国内喝星巴克的人越来越少了”登上了热搜,引发了网友们的围观。
原因则是星巴克公布了自己的一季报,数据显示,星巴克在国内的营收下降了3成,这对于星巴克来说属于不可接受的范围。因为星巴克在中国的发展一直都是挺好的,况且还拥有比较强的品牌溢价,营收出现3成下跌真的是出乎意料。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营收严重下挫的现象呢?
有媒体表示,营收下降有疫情的影响,但是也有国内咖啡品牌的崛起影响,甚至后者影响更大。
我个人是不太赞成这种说法的,因为疫情依然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星巴克的一季度报告,跟我们A股的一季度不太一样,它是指2022年10月-12月这三个月。去年的12月份发生了什么,我们都知道。很多店铺出现了无人上班的情况,因为大家都感染了,发烧了,请问谁还有心情去喝咖啡呢?
对于中国餐饮而言,几乎所有的餐饮企业的12月营收都是同比下降的,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因此,过度唱衰星巴克并不是一种理性的分析行为。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星巴克在中国的门店数量也是在一直增加的,在去年9月份,国内店铺数量正式突破了6000家。
在店铺数量增加的情况下,尽管有疫情的影响,但是营收出现了3成下降的现象也是令管理者感到害怕的。假设没有出现疫情,星巴克的营收是不是会保持不变呢?
对于一家头部品牌而言,营收增长大幅放缓也是不可接受的,这说明星巴克自身必然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是时候该从自身检查了。
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是星巴克为什么营收增速放缓了,而不是喝星巴克的越来越少了,两者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有可能喝星巴克的人变多了,只是大家喝咖啡的频率变低了而已。
不管怎样,星巴克在中国的增长出现了问题,还是有必要探讨一下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
第一、星巴克的店铺正在趋于饱和。星巴克的增长逻辑跟海底捞是非常相似的,在店铺数量比较少的时候,增长速度可以很快,每年都可以出现营收翻倍增长的情况。可是当一座城市出现过多同品牌店铺的时候,彼此之间就会出现抢客户的现象。
举个例子,某个人之前喜欢喝星巴克,不过距离他有3公里,每次想喝的时候就是点外卖。可是有一天,他的办公楼下面也出现了星巴克,那么他就可能下楼喝咖啡了。距离3公里处的星巴克从此就消失了一个客户。同理,当一座城市有上百个星巴克店铺的时候,彼此之间就可能抢走对方上千个顾客,这也会导致公司坪效降低,营收增长缓慢的情况。
最夸张的一座城市就是上海,这里有超过1000家的星巴克,彼此之间一定会有影响的。
第二、国产咖啡来势凶猛。曾经的笑话瑞幸咖啡,因为财务造假被网友们戏称敢割美国韭菜的公司。可就是这样一家有污点的公司竟然翻身了,将会成为全国第一家咖啡店铺数量超过1万家的品牌。去年上半年营收也出现了67%的高速增长,尽管瑞幸咖啡的股票被打回到了美国的粉单市场,但是股票价格已经超过了瑞幸上市之初,市值已经接近100亿美元。
瑞幸咖啡凭什么这么猛呢?因为它的定位很巧妙,相当于是一群喜欢品质生活,但是又没有太多钱的新中产。一杯原价20多元的咖啡,总是总给你10多元的券,到手价也就是10多元,跟我们到大街上买一杯奶茶的价格差不多。
虽然价格不是很贵,但是瑞幸咖啡在质量上并没有放松,很多原材料的采购标准跟星巴克是差不多的。有很多在瑞幸工作过的店员都会觉得产品品质的把控是放心的。
咖啡不像是中餐,很难品尝出咖啡的区别。当人们用10多元就可以买到一杯30多元同样品质的咖啡时,一定会有人来选择瑞幸。
在瑞幸的带领下,库迪咖啡、幸运咖都来势汹汹,他们的产品价格更低。不过有一说一,低端咖啡很难抢走星巴克的客户,但是瑞幸是有希望的。
第三、产品创新少。饮品也是一个需要创新的领域,不能因为公司产品稳定,就能期待着顾客一直来消费。因为消费者会受到其他愿意创新的品牌的吸引。星巴克在几年前推出了爆款猫爪杯,近些年已经很少再见爆款。
第四、星巴克不再具有彰显逼格的属性。当星巴克很少的时候,很多人到星巴克并不是为了喝一杯咖啡,而是买一杯咖啡,拍一张照片,彰显一下自己的品味。可是现在,星巴克已经满大街都是了,早就没有了新鲜感和神秘感。这个时候,如果你还在分享自己喝星巴克的照片,只会让别人感觉你是“土老帽”。
星巴克面临的问题还是挺多的,是时候做出改变了,否则也会像其他的欧美品牌一样,曾经不可一世,后来没落退出。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用颠覆式创新与新商业模式融合,全世界都是你的舞台!
在新商业的世界里,没有被淘汰的行业,只有被颠覆出局的企业,未来所有的商业竞争都会聚焦在“颠覆与重构”上。
一家公司或者一位老板,如果颠覆与重构能力短缺,注定会提前败下阵来。
请记住:没有创新力,哪有想象力;没有想象力,何来竞争力;要想破局突围,必须颠覆原有商业模式,重构新的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