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鉴赏古玉,观其沁色是重要的鉴赏内容之一,甚至于是判定古玉真为的要素之一。当然也并不是所有古玉都有沁。《玉纪》中说:“凡玉在土中五百年体松受沁。”但跟据现代考古发现资料及博物馆玉器陈设来看,明及以后的玉器中受沁的玉器占比是极低的,这是不争的事实。甚至于推早到宋,玉器受沁变质的比例也不高。但在魏晋以前,这一比例显箸提高,几乎所有出土及传世玉器中或多或少都有沁,受沁比例几达九成以上,既便是玉质优良不易受沁的和田玉也概莫能外。也许时间的原因,也许是墓葬规制的不同,回填物质所致,例如朱砂,水银,木碳等。所以对于沁色的研究对于我们准确的鉴赏古玉尤其是高古玉器有着重要的意义。
商代 玉羊首
沁色有多种,先从水银沁谈起。水银沁是如墨如黑漆的一种沁色,是否真为水银浸染所致,确难以考证,但由于这是古玉中常见的沁色类型之一,约定俗称便以此命名。
春秋时期玉佩,局部水银沁
《玉纪》云:“玉喜水银,玉入土中…水银沁入玉之肤理,看水银更须分别老嫩,若三代以上旧玉,水银在内已结成块干,干老色滞参差错落,秦汉时旧玉水银虽结成块,其色鲜亮。”
从这段描述可以看出,水银沁虽同凝结成块春秋以前与战国以后还是有明显不同的,事实上似乎也基本符合这一说法。春秋以前的古玉其水银沁的,凝结色滞明显,而战汉时期的古玉其水银沁则晕散如烟云,十分灵动。
春秋时期 玉琥形佩
这件玉琥佩的尾部有水银沁,其它主体部分还有牛毛纹沁。即是长短不一,深浅不一浸染的细微绺裂,坊间称之为牛毛纹沁。
放大看玉佩尾部的水银沁凝结成块,干老色滞的感觉很明显,孔口周边甚至微微有钙化现象。
透光来看,沁重的部分几乎完全失透,沁色边缘处黑白分明,如切如割般,几乎没有晕散过渡部分。
下面再来看看战国时期玉器水银沁的特点:
战国时期 白玉带钩
这件玉带钩水银沁几乎占据了整体三分之二的部分,玉质开窗部分显现出白玉质地。
放大局部看,沁色边缘呈现晕散状态,如云烟涌动,气韵流淌。
汉代 青玉环
这块青玉环为汉代玉器,局部水银沁虽已凝结成片,但光泽亮丽,并且沁色边缘部分亦呈现晕染散发效果。
透光效果,边缘是晕散的,与玉琥的水银沁比较,显得湿润许多,颇有墨色晕化的效果。
《玉纪》:“唐宋时旧玉水银汲入未老,得人之热滚动易出也。”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到了唐宋古玉的水银沁其实生成的不成熟,经加温盘玩玉质可以有一定程度的还原。
宋代 青白玉马
此玉马的身体及尾部形成褐色与黑色相间的沁色,放大观察,确实有水银沁发育不成熟的感觉,似乎还需要岁月的修炼,才能形成晕散灵动的效果。
古人对水银沁有特别的偏好,自宋以后崇古摹古的之风盛行,便使用染色的方法仿制水银沁,这一类型被后来鉴赏者称之为老提油,虽然有七分的相似,但总体沁不入骨,显得飘浮,鉴别亦不难。
通过以上对比,不难发现,受沁时间的不同,沁相的差别也是真实存在的,也充分证明了玉是活性的,随着岁月流逝不断变幻着。
(汉代玉器局部)
也许白玉上的黑色水银沁,形成了黑白反差对比而又融合幻化于一体的状态,正好暗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两仪阴阳变幻的思想,阴阳理论在儒家道家的致学体系中,是根本基石。佩戴它们用以养性修德,作为中华传统文化载体的古玉自然是受到历代文人雅士的追捧和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