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上海,沉浸在光影交织的“节日”中。
第二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简称“上影节”)刚落幕不久,第二十八届上海电视节(简称“上视节”)也于6月23日晚落幕。经过两年的等待,2023年夏天,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电视节终于重回线下。
这两年间,影视产业发生了很大变化。电影无疑受到巨大冲击,疫情之后,国内电影片商集体陷入了项目缺钱投拍,新片票房锐减,进而又让投资方缺乏信心的恶性循环。市场太热会有泡沫,市场太冷更难恢复。不同于往年的片单云集,今年上影节期间,仅博纳影业等屈指可数的公司发布了新项目片单。
作为中国唯一一个A类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自1993年首次举办以来,创下无数个“第一次”。三十年来,上影节被视为电影全产业链的连接器。今年重启的上影节,传递出电影产业怎样的信号?
这两年,电影市场遇冷,连续剧市场却颇有看点。《人世间》《警察荣耀》《理想之城》《狂飙》《梦华录》《县委大院》等不同题材的口碑佳作,彰显出国产剧强劲的创新势头和扎实的产业基础。《人世间》获得多项白玉兰大奖。6月19日,在上海电视节开幕当日,仅腾讯视频一家,就发布了170多部新剧。
履新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主任的何文权,是上影节、上视节承办团队的负责人。他怎样看待今年的“两节”?想给影视市场带来什么?近日,何文权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专访。
预示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复苏
“积攒了两年,各方面都对上影节有着很大期待。”上影节开幕以来,何文权听到最让他欣慰的声音就是,“电影人在上影节找到了回家的感觉。”
“疫情给电影产业带来不小影响,今年上影节全板块的线下回归,让大家回到电影产业正常推进、加速发展的轨道上。上影节释放的信号,就是温暖欢乐、提振信心。”何文权说。
国际专业媒体对上影节的关注也超出了何文权的预期,知名的影视产业专业媒体《综艺》(Variety)、好莱坞报道(The Hollywood Reporter)等都对本届上影节高度关注。在这些海外媒体看来,上影节的举办意味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复苏。
何文权认为,专业性、国际性、权威性是上影节的三大特征,这在今年也得到了很好的延续和发扬。
就拿专业性、国际性来说,今年参评上影节金爵奖、亚新奖的中外报名作品多达近9000部,是往年的两倍。作品的质量、数量都是上乘,这也反映出,电影市场受疫情影响的这几年,真正热爱电影的创作者们没有离场,电影产业的内在有着蓬勃向上的动力。
更让人欣慰的是,热爱电影的观众没有离场。《悲情城市》《教父》《乱世佳人》等本届上影节展映的电影,刚开票就被观众一抢而空。“而这些观众很多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影迷,他们的热切响应,也反映了大家对上影节作为国内电影节领头羊强势回归的期待。”
与这些作品相匹配的,是本届上影节强大的国际评委阵容。“这是我们重点打造的。”何文权表示,“我们的评委阵容不追求吸引眼球,核心是看评委的专业水平。比如本届金爵奖评委会主席杰兹先生,他囊括了戛纳、柏林、威尼斯三大国际电影节的重要奖项,也是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得主。”
“杰兹先生以85岁的高龄,还在孜孜不倦地做电影。他就是电影工作者的一种精神符号,也贴合我们想要表达的——克服各种困难,始终坚持不懈地做电影。”何文权表示。
“只要厂里有一盏灯亮着,那一定是谢晋在读书”
站在第30年、第25届上影节,回望梦的起点,何文权不禁想到谢晋、吴贻弓、秦怡、徐克等电影人共同推进的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在当时是有何等的魄力与格局。“对国际电影文化海纳百川的开放心态,对追求卓越、积极进取的决心与信心,说到底就回到本届电影节的主题——海纳百川,与光同行。”
每一年的上影节,总是少不了流光溢彩,红毯、明星,还有走在最前沿的产业概念。从往年的金融资本、互联网大厂到今年的AI科技,那些时髦的热词,总会出现在每年上影节的讨论议题中。
但何文权始终强调的,是上影节作为一个专业的、国际的艺术电影节展的本质。在他看来,这是电影发展培根溯源的所在,而不是随波逐流地去追寻高流量。
在谈到上影节的坚守与创新时,何文权提到了本届上影节设置的纪念谢晋导演诞辰一百周年的系列展映影片,以及“时代巨匠百年回首——纪念谢晋诞辰百年论坛”。
1993年,在谢晋等老一辈电影工作者的倡导下,首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应运而生。当时,由谢晋亲自担任金爵奖评委会主席,旨在为国内外的电影人,无论知名与否,搭建一个专业的、包容的、国际化的电影交流平台。也正是因为谢晋等老一辈电影人敏锐的艺术嗅觉和精益求精的专业标准,上海国际电影节自第二届起就被认定为国际A类电影节。
在上影节“时代巨匠百年回首——纪念谢晋诞辰百年论坛”上,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席任仲伦表示,谢晋的成功不是轻而易举,他具有夸父追日的精神,上影厂老厂长徐桑楚曾说过,“厂里只要有一盏灯亮着,那一定是谢晋在读书”。
“谢晋的经验也值得珍视,他对现实生活的热情,对人物塑造的讲究和完整,对深入生活的强调,甚至(成为)苛求。”任仲伦说,“他坚持编剧一定要用成熟的作家,一定要有成熟的文本,在这个基础上他敢于大胆使用新人演员。这和我们当下有些创作,编剧用枪手、演员过分依赖流量明星大相径庭。所以我们经常遇到一种尴尬,我们知道谁在演,却不知道他演了谁。”
让优秀作品感染更多普通人
放眼中外影视市场,近年来,都出现了相似的情况——电影市场趋于平淡,但连续剧反而在回归艺术和故事,涌现出一批高水准的作品。
这一特点在本届上视节白玉兰奖入围名单中也得以充分体现。入围白玉兰奖“最佳中国电视剧”的包括《狂飙》《理想之城》《梦华录》《人世间》《县委大院》等,入围“最佳海外剧”的包括日剧《重启人生》、美剧《风骚律师第六季》等,这些均是收视与口碑俱佳的作品。
比如《人世间》,在最佳中国电视剧、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改编)、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摄影、最佳美术等九大奖项提名中反复出现。《文汇报》评论称,这其中,“一剧之本”可谓居功至伟。影视剧本回归文学的“家”,代表了继网络文学后严肃文学日益受到青睐的行业新风,这亦被视作行业从流量经济向品质追求转型的重要标识。
每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公布入围名单时,“风向标”的评价总是如期而至。征片时间跨越两年,近400部国产剧报名,最终22部佳作入围“最佳中国电视剧”,此次评选更是被寄予了“时代性的标杆”厚望。
在6月21日举行的白玉兰奖评委见面会上,评委之一的演员段奕宏表示,作为评委要力争爱护、守护白玉兰的含金量。他认为,一部作品的细节固然重要,但其文本和剧本传递的价值更重要,所有的细节都服务于这个价值体系,包括表达的高级和讲故事的高级。“审美意识的提高、表达意识的提高,这是我看重的。”
第28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电视剧类别评委会主席胡智锋在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国产剧创作有着关注时代、温暖现实、融合创新的突出亮点,反映出中国电视剧的高质量发展已成常态。在他看来,要从这些更具时代锐度、更有精神厚度、更显生活广度的佳作中优中选优“难度空前”。网友们则干脆用“神仙打架”来形容这份入围名单。
何文权表示,今年的上海电视节希望通过白玉兰奖的影响力,让佳作云集的行业盛况得到充分展现,并让类型丰富、题材多样的作品所反映出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现实写照得以镌刻,也让积极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得到弘扬,让更多优秀作品感染更多普通人,让广大观众进一步享受“家门口的节日”带来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