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高考,还是像往年一样热闹。
有忘带准考证身份证、走错考场这样的“例行新闻”;有呼吁加强游戏角色、QQ空间改版的考生隔空喊话;有穿着旗袍、红衣服、拉条幅、拿向日葵的送考家长……
正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比如这位走错考场的考生(捂得严严实实版),最后在交警护送下有惊无险地赶到了;
比如小镇考生去县城赶考,“万人送考团夹道助威”安排上了;
还有每年必上头条的“全民热议高考作文”……嗯,这一趴倒是有新东西:AI写的作文,上热搜了。
剩下的,有人吐槽数学题简单,有人嫌英语太难,还有人毕业十几年了,到处找真题做,想试试自己是不是宝刀未老……
这一切热闹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对母子。
6月8日,英语考试结束,一名身着环卫工作服的母亲在考场外张望。在人群中找到儿子之后,她有些激动,泪水打湿了眼眶。
儿子问她:“妈,你哭什么呢?”
她答:“我看见你高兴。”
然后把一瓶水塞到儿子手里,没有了更多言语,眼里却有光。
高考有三天,她的儿子就读于一所封闭式高中,还要返回学校准备明天的考试。
环卫工人的工作很忙,时间也不自由,她今天到考场门口,只是想碰碰运气。
为了备战高考,她和儿子已经十几天没有见面了,儿子没有手机,没有办法提前联系。
母子相见,两个人都很惊喜,但能够相聚的时间太短了,他们几乎是在一边相遇、一边道别。
道别之后,那些没时间说的话、没机会表达的担忧,就都化成眼泪流了下来:
刚刚还在笑的妈妈,转身挡住了眼睛;儿子一边离开,一边捂住了嘴……
短短20秒的视频,在某音平台上得到了470万点赞(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还在增加),流量密码只有一个——平凡英雄,最抚人心。
她虽然没有旗袍和鲜花,却是儿子的英雄。她离开家乡做了5年环卫工人,只为支持儿子读书;
他虽然还没有长大,却也是母亲的英雄。他懂得感恩,知道父母的不易,用最直接的拥抱,回报了母亲的付出。
还记得几年前高考相关的新闻里,总有这样一种:某某考上清北,跪在父亲(或母亲)面前感恩。
不能说他们不应该跪,但我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而看了这对母子的视频之后,我才明白怪在哪里。
跪谢父母恩,感情浓度实在太高,高得有些drama,高过了普通人的承受能力。
而普通人的母爱,可能就融在一瓶水里,朴实而含蓄;儿子对母亲的感恩,也只是一个不太亲密的拥抱,无声却温馨。
只有这样真实朴素的情感,才能让人想到自己,想到自己的父母,想到自己过去的经历。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这几年高考季,我看到的那些真实、动人的瞬间;一起感受一下,努力生活的普通人身上,那些让人感动的“英雄主义”。
高考前,他们泪流满面
遇见对的人,遇见更好的自己
2021年5月31日,内蒙古师大附中,在高考前的最后一堂课上,一位老师这样讲道:
“面对高考,大家不要太过紧张,你每错的一道题、每丢的一分,都是为了遇见对的人。”
话音未落,学生们都笑了。
她接着说:“而你对的每一道题,得的每一分,都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笑声渐消,学生们感受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
最后,她说:“你们啊,坐到考场里面就想两句话,考的都是你会的,答的都是全对的。一定要有自信啊!”
那一刻,她逗笑了整个班级,温暖了所有同学,而她自己的笑容里,有包容,有不舍,还有一点泪光……
一次最不潇洒的转身
2023年6月3日,一位老师在黑板上写下高考寄语。
只见他笔走龙蛇气势万千地写完,粉笔一扔,直接走出了教室。
那一刻,是潇洒?是洒脱?还是没有尊重身后学生期待的眼光?
都不是。
无论是他的学生,还是网友,都非常明白,因为泪水打湿了眼眶,他不敢回头。
闪闪发光的青春
学弟学妹“喊楼”为高三考生助威,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了一种“习俗”。
今年6月,深圳某高中学生超燃合唱《海阔天空》,为考生加油。
网友说,比夏天更炙热的是青春。
我却觉得,青春除了炙热,还有真实。
每一个学生,都在热烈的笑声和祝福声中,以他们最本真的姿态展示自我,自信满满,闪闪发光。
书上说,人生最大的遗憾,是一个人无法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
青春的感觉扑面而来的一瞬间,谁哭了,我不说。
高考路上,他们光芒万丈
她坐滑板参加高考
6月8日,江西上饶,蒋张子怡坐着滑板“走”出考场。
自幼失去双腿却从未放弃人生的她,又一次战胜了自己。
2010年,子怡6岁,在一场车祸中,她不幸失去了双腿。
巨大的打击让她的妈妈差点崩溃,是她反过来安慰妈妈:
“妈妈你别哭,你哭了我更痛,你不哭我就好多了。”
子怡的乐观,让一切困难看起来都不再是困难。
她重返校园,学习舞蹈、播音主持,甚至参演过电影……
课业方面,她也从未落下。
从初中开始,她就自己坐着滑板进教室,虽然失去了双腿,但她学起来比谁都认真。
知道了子怡的情况之后,很多热心人士表示想要资助他们。
但是,像文章开头的任红娟母子一样,小蒋一家也婉拒了社会的好心。
任红娟说:“希望孩子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蒋家父母说:不想让孩子养成“轻易接受别人馈赠的习惯”。
子怡自己也说:
“我不希望自己扪心自问时,觉得是利用自己的外在条件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你看,努力生活的普通人,都是相似的自立自强,光芒万丈。
她连续13年送考
6月7日一早6点多,张桂梅校长喝着白粥,吞下了药片,就算吃完了早餐。
她赶紧起身,到各班清点人数,准备送考。
这是她坚持送考的第13年。
因为怕生变数,也担心“姑娘们”从家中前往考场太奔波,每一年,她都带着高三考生从学校出发,一起奔赴考场。
她对学生们说:“慢一点。”
其他时候,她很少说这三个字,反而总是说“快一点”——
快一点吃饭,快一点睡觉,快一点走……这样,才能有更多的时间读书。
她的身体状况愈发不好,上楼梯需要同事搀着,走几步就喘得厉害。
即使这样,她依然坚守在考场外。为了有充裕的时间接学生,她在路边用一碗拌面解决了午饭……
依稀记得网上有人这样说:“别再写张桂梅了,她都要封神了,不假吗?”
我觉得恰恰相反。
张桂梅校长的故事,才是最真实的,讲述她不是为了造神,而是为了在这浮躁的时代,留住一抹认真、一抹执拗。
这几天,网上有个大V看似“理中客”,实则充满讽刺地表示:张桂梅从未培养出考上清北的学生。
此言一出,全网愤怒。
这一刻,我只想说一句很俗的话:看见大家都在骂他,我就放心了。
做实事的人身边,永远有一群苍蝇围在旁边挑刺,无视就好。
关于张桂梅校长,更值得我们记住的,是那段激励了无数人的誓言: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
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共勉。
高考后,他们继续前行
对于考生来说,考试结束意味着轻松和喜悦,他们跑出考场,甚至来不及回头看一眼自己的青春。
他们之中,有人开心地做起了“互联网嘴替”,高喊“取消调休”;
有人为了几年后的自己,流利背诵《劳动法》。
有的考生故作凶狠,组团围住“折磨”了他们三年的老师;
在把老师的头发都吓掉了几根之后,直接将老师高高举起。
那一刻,他们脸上的笑容无比清晰。
有的考生看到奶奶举着花来“接考”,开心到飞起;
还有考生直接飞奔到姥姥面前,一句“以后我就是你的依靠”感动了无数人……
高考,是属于考生的“十年磨一剑”,考后,“剑”会被老师们接过,感受“拔剑四顾心茫然”。
心里空落落的时候,有的老师会抓住最后的机会,再带孩子们一程。
比如下面这位来自浙江绍兴的老师,在学生们高考结束之后,和同学们谈了一次心,聊了此前三年从未聊过的敏感话题:爱情。
她说:
“爱情不是必需品,成长才是。爱人的本质是爱自己,专注于提升自己……
我28岁明白的道理,现在想说给18岁的你们听。”
又比如下面这位柳州的老师,哽咽着声音,激励即将进入人生全新阶段的学生:每个人都有无限的可能。
她说:
”人生最宽广的时候,就是你们这时候,不要被世俗的成功标准牵绊住……无论高考考得怎么样,你觉得不留遗憾就足够了。“
还有每年都会“躲起来”的张桂梅校长。
高考结束这段时间,是她最难熬的时候。
因为不想让孩子们悲伤地离开学校,她总会默默躲进空教室,目送学生离开。
她说:
“我不要她们这些眼泪,要的是她们信心满怀地走向她另外一个目标。”
高考落幕,意味着新的人生即将开启。
写文章时,我看到了这样一句形容高考的话,很喜欢:“高考是人生一战,也是人生一站。”
既然是战,那便值得全力以赴。
考生、家长和老师为了同一个目标努力,赢得独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既然是站,那就不要停留。
作为家长,更应该帮助孩子坦然面对结果,收拾好心情,继续向前出发。
希望等到大宝二宝参加高考时,我能修炼出下面这位爸爸的心态吧~
“人生考试很多,望我儿享受之!”
注:文章部分图片均来自网络
川妈说说
写这篇文章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就是看着那些照片、听着那些故事,特别感动,很想写下来分享给大家,一起感动那些涌动的激情、真实的美好。
眼泪流下来的那个瞬间,感觉生活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