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家长往往第一反应是:赶紧解决这个问题!
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并不会真的解决问题,有的靠念叨,有的靠打骂,过一段时间家长也会发现这些办法失灵了,孩子好像变得越来越难管。
实际上孩子不论是行为偏差还是学习问题还是习惯问题,都只是一种表现症状而已,真正的“病因”要复杂得多,也深的多,要把孩子当一个整体看,并且结合亲子关系,才能找到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
家长爱讲利弊,小孩子执着于对错:
“我就要证明,父母是错的。
他们否定我,打击我,欺负我,我要和他们干到底。”
当你告诉孩子什么是鸟时,如果孩子相信了
那么孩子就再也看不见什么鸟了~
孩子只看到了自己的想法……
我们当今社会很多的鸡娃、教育内卷问题,都是因为父母自己“不会”成为主流崇尚的成功人士,才把期待转嫁到孩子身上。
竞争是有意义的,却不能成为孩子的全部,害怕落后是有代价的。
概括地说,这个代价就是牺牲掉孩子的身心健康;如果深究一下,就是不会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在意识层面,他们认为“我不会”,没什么不对。
我们中国人历来对情感的防御就很深,父母当年也没有得到过来自长辈的情感照顾,所以他们“不会”关注自己孩子的内心活动,这不难理解。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父母如果进入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当中,会激活自身那些受伤脆弱的陈年往事,就如海浪席卷一般让人无力招架,因此他们教导孩子用坚强来进行情感隔离。
手机每一年都在更新换代,家长的思维和认知为何不升级呢?
小时候表现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长大之后心理问题越多。
小时候表现的越叛逆,越自由的孩子,长大之后往往心智越成熟。
“乖”意味着讨好大人,忽视真实的自己
很多小时候很乖的孩子,长大了心理问题较多,原因就是,他们以满足他人意愿、获得他人首肯为生活主导。
失去表达自我的声音,忽略自己的真实需求,内心压抑十分痛苦。
我还是经常看到长辈对孩子说:“你再淘气我就不喜欢你了。”或是“再这样做我就不爱你了。”
孩子眨巴着眼睛,马上安静下来,以证明奶奶还爱着自己。每次看到我都心里一酸,仿佛看到幼年的自己。
为了博得看护人的喜爱,情愿压抑自己真实的天性,这种伪装起来的“乖”孩子,有什么用呢?
我们所生活的时代已经不同了,这样的要挟,还不停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上演。
“乖”意味着不敢表达真实情绪
曾经有一位家长向我后台留言:
我的孩子平时很乖,入幼儿园时非常顺利,不哭不闹,但是一两周后却出现了爱打人、半夜哭醒的问题。为什么?
我直截了当的说:“与其说你的孩子听话乖巧,不如说你的孩子没有安全感。
正常情绪下的孩子,没人愿意去幼儿园。
因为3岁的孩子还不明白为什么去幼儿园,以为去幼儿园就是见不到爸爸妈妈了。
如果孩子不哭不闹,说明她觉得要做一个你们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就不能哭闹。
没有人愿意被控制。
但控制,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被别人控制,别人控制我们,很多时候,这些都是无意识的,甚至是觉得习以为常的。
尤其是我们在和孩子相处时,更是很难区分,哪些是以爱之名的控制,哪些是真正对孩子好的帮助,这个界限,在实际生活中似乎比较模糊,也很难平衡。
我们很容易把放下控制和不管不问等同起来,在现实生活中,也确实很难做到绝对的“界限分明”,我们不能总是做得很好,甚至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做到,那也不用强求自己一定做到,只需要对此有觉察,在觉察的基础上,做到那个情境下能做到的。
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而不是为了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人,强势的控制着孩子的人生,逼他们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野蛮的灌输自己的想法,只会让他们痛苦到生不如死。
确实,父母无穷的控制和压迫,会让孩子窒息。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喜欢把这几句话挂在嘴边:
“我这不是为你好吗?”
“你再这样,妈妈不要你了!”
“别的孩子都行,怎么就你不行?”
“控制欲极强的父母意识上觉得一切为了孩子好,实际做的却是确保孩子处在废物状态乖乖受控。”
父母们处处管着孩子,以为这样孩子日后会感谢他们。
实际上,这样的做法会成为毒刺扎进孩子的内心,成为一辈子挥之不去的阴影。
控制欲强的父母,往往打着爱的名义,把孩子推向深渊。
心理学有个说法: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就是孩子与社会关系的投影。”
没好好与父母相处过的孩子,成长后也无法处理好自己的社会关系。
更可怕的是,这些带着伤痕成长的孩子,成为父母后,如果没有治愈自己的能力,会将这种伤害继续传递给孩子。
因为,从小,父母教会他们的爱,就是服从。
他们找不到别的表达爱的方式,只能在伤害这条道路上轮回,把痛苦复制给下一代。
养育孩子的本质,其实是父母的自我修行和成长。
随意给孩子贴标签,用语言去伤害他们,不过是我们在育儿路上偷的懒罢了。
我们不愿意俯下身来看见孩子,听见孩子,只想着让他们乖一点,好让自己省心一点,所以我们选择了用情绪来威胁他们,不知不觉,我们就活成了孩子的“差评师”。
心理学家杰弗里·伯恩斯坦说:“叛逆背后的心理动机是无助,本质也是无助。”
孩子维护自己的物品不愿分享,父母会认为他缺乏教养,想尽办法让他们就范;
孩子为争取自己的利益和小朋友发生分歧,碍于家长相熟的情面,无论对错,一定要孩子先认错。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弱小的孩子,经历一次次打压后,成了父母想要的样子,成了大家眼中听话的孩子。只是,随之,这种原始的生命力也被悄然剥夺了。
对于孩子们来说,没理由的“听话”无异于一种精神入侵。
久之,他们不再会本能反抗说“不”,甚至没有能力去接受正向的建议,不知不觉地,真的会毁了自己。
更可怕的是,这些被动被攻击的孩子们,因为失去了属于自己的原始动力,只能依靠外界的施压才能勾画生活轨迹。
成人后(甚至不用等到成年),他们的内心会出现一个巨大的空洞,对什么事都兴趣不足,没有什么想法和冲劲,做事情,需要别人推动前行。
作为家长该怎么办?
把孩子当成别人家的孩子
复旦教授王德峰建议,从现在开始,把孩子当成别人家的孩子,和孩子的距离拉开了,美也就来了,孩子不吵不闹了,亲子关系也变好了。
把孩子当成别人家的孩子,保持界限感,尊重多一点,空间足一点,矛盾可以减少不少。
太远的距离,容易滋生陌生和冷漠,所以我们可以少说话,但一定要多做饭,给孩子暖心行动守护。
心理学家说,叛逆背后的心理动机是无助,本质也是无助。
父母无条件的爱、理解和宽容,是熨帖一切忧伤和疼痛的良药。
无论孩子做了什么,做错什么,错要纠,但请告诉孩子,我爱你,只因为你是我的孩子。
无论如何,请不要怕,父母永远是你坚硬的铠甲。
如此叛逆即使登场,也会优雅地离场。